她脾气也不逞多让。
进灶房帮忙干活挑肥拣瘦不说,嘴里还振振有词:
“这也不是俺家,你才是主家,俺们可不能抢了你的风头。”
得了便宜还卖乖。
张裴氏看成能当耳旁风,小杨氏却忍不住小声嘀咕。
……
这里风风火火,正房里也很热闹。
嚯嚯了两大壶水,王大姑他们总算喝透了。也有空想起了正主,遂领着一家人去拜见李老太太。
“娘,俺带着你女婿、你孙子、孙女、重孙子给你磕头了。”
看着跪了一地的人,李老太太只觉得异常长脸,只觉得今时是最近几年最畅快的时候。
“快起来,快起来。”
她将两个小男孩招到身边,将两个荷包递给他们,一脸关切的道:
“跪疼了吧,可心疼死老奶奶(曾祖母了。”
亲香了许久,她又看向王大姑旁边:
“这是女婿?”
头嫁的男人刚死,她就被王家和王大姑的姥姥家合伙儿赶出家门,是以两人从来没见过。
他也有拜礼,也是一个荷包。
李老太太今儿备了好几个这样的荷包,里面装的都是铜钱,只不过有多有少,最少的有二十文,最多的二百文,王女婿自然是头一份。
“头次上门,家里穷没啥好东西,好懒就这个,你别嫌弃。”
有钱赚,王女婿哪里嫌弃?他只怕钱太少。
“奶,俺们的呢,若是没有,俺们可不依。”
王大姑的两个儿子看的眼热,两个大男人脸都不要了,马上跟个孩子一样舔着脸上前讨要。
李老太太被他们的做派逗得哈哈大笑:
“都有,都有。”
刚拿出四个荷包,另两个是给他们各自的媳妇的,那里两个小顽童趁着没大人注意已经将到手的荷包打开了,然后没防备哗啦啦铜钱掉了一地。
这得多少钱?
一边旁观的黄米子快气死了,张家栋心里也老大不舒服,只是他做惯孝子了,实在说不出继母的不是来。
正想出去眼不见为静,恰好李老太太也不想看他们,将剩下的荷包随手发下去,便把男人们都赶到院子里,她独留着王大姑和三女王金凤及幺女王玉凤在屋里说话。
王大姑立刻献宝似的:
“这就是玉凤。娘,你看看。”
王玉凤羞涩一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