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氏有心想大闹一场,毕竟不说她本来就不是能安生的人,就说她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来了京城,眼看马上要见着闺女了却偏偏不让她马上见着,她心里能不焦急难受的慌?
奈何身旁站着两个十分了解彼此德行,因而正紧紧盯着她的妯娌,张杨氏瘪瘪嘴,立马垂头丧气了。
郑、姜两家人也很失望。
不见面告不成状不说,此时什么情形也不知道去向谁打听……
小辈们想的就简单了。
后面这一路上虽然吃喝不缺,到底不如脚踏实地待在自己家安稳,如今可算停下来有个地儿歇歇脚好好吃一顿了。
况且,这是哪儿?这可是什么伯府,吃的还不是山珍海味海参鲍鱼,他们不是也能尝尝?
一时间不禁跃跃欲试。
有句话叫入乡随俗。
不管各人心事如何错综复杂,到了别人的地界,摸不着情形的时候还是老实听话最好大家还都算明白。
于是,即有田青家的带路,其他几个下人垫后,中间簇拥着三大家人,一行人款款而行。
穿堂过院。
走了老大一会儿,才来到一处四周假山重峦叠嶂、树木丛生,里面却散落着四五座小院的大院子前。
然后,走到大门口时,田青家的却站定不走了,反而扭头向刘二女等人介绍:
“这便是迎客院了,专门招待各位亲戚家人。老太太早几日便发话让下面的人收拾好,这几日也有人日日打扫不断,各位可以放心住下。”
话落,指着那几座看着隐隐约约的小院子道:
“这几座客院内外布局是一样的,各位不如按自个心意随意挑选,小的呢就逃个懒,便不越俎代庖画蛇添足了。”
说着,她将目光再次投在三家领头的人身上。
张家善看着郑、姜两家,让他们先挑。
毕竟,大事上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过这些许小事,该让也就让了,要不然显得他们张家人不大气。
当然,最要紧的是,再挑的好又如何?不过是个暂居之地,他何必浪费那口舌之争。
也许是觉得到了自个地皮上,刚按下不久的那些不安分心思又涌上心头了,郑老舅干脆也不装了,张家善一有相让之心,他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当仁不让的大方的挑了两个即相邻看起来又富贵的院子。
田青家的皱了下眉头,又很快松开,快的让人难以察觉。
不过,她到底没吭声,只是抬了抬下巴。顿时跟着她过来的下人里马上站出来两个人,轻轻的走到郑家人面前,给他们带起路来。
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