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这是无根据的想象,建议不予发表,我们编委会的意见与与此一致,而且文章的作者在此领域之前毫无建树,工作的实验室也毫无名气,我们几次讨论之后,还是觉得不予发表,但是我个人觉得,在退稿之前,还得想想。”
曼因斯坦按下桌面的呼叫铃按钮,唤来侍者,让他们再送三块牛排,两块牛排显然不能填饱饥饿的胃。
侍者离开后,曼因斯坦说:
“你还在犹豫,没有直接退稿,说明你是个聪明人,与目前所获得的荣誉比较相称。”
他顿了顿继续说:“如果方便,我提议稍后回你们的总部,我得好好看看这几篇文章。”
鲁本凯尔肯首:“当然方便,《ell》的大门随时为曼因斯坦敞开。”
曼因斯坦吃了足足五块牛排,才觉得肚子不饿,于是两人又驱车赶往《ell》的总部,鲁本凯尔的办公室。
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整栋大楼漆黑一片,只有鲁本凯尔的办公室点起灯光。
鲁本凯尔打开自己的电脑,调出论文,将自己的座椅交给曼因斯坦,再冲上两杯咖啡之后,自己坐在一旁等待。
即使有咖啡的加持,鲁本凯尔还是不免打起哈欠,眼皮子沉重而不听使唤,时不时陷入瞌睡。
但曼因斯坦却相反,他精力充肺,双眼明亮,就像此时完全不是凌晨,还是饱睡后起床刚刚洗嗽之后,他盯着电脑,慢慢地阅读论文。
细读几遍之后,曼因斯坦坐直身体,对着老朋友要说点什么,但是鲁本凯尔已经呼呼大睡。
“鲁本凯尔!”曼因斯坦叫道。
鲁本凯尔从睡梦中醒来,惊慌失措:“该死的,我这是在哪里?”
曼因斯坦递过一张纸巾,鲁本凯尔抹去嘴角的涎液,清醒一下头脑说:“抱歉,我刚刚是睡着了吗?没有说什么吧?”
曼因斯坦说道:“还好。”
“等等我,我得洗把脸。”
鲁本凯尔随时起身,从办公室拿上毛巾去洗手间,冲了一把脸,然后精神抖擞地出来:“好吧,现在我们继续——”
曼因斯坦确认他精神状态没有问题,于是说:
“文章其实我早就看过,只不过需要做最后的确认,以明确是否我要的那几篇。其实我觉得,这几篇文章更适合发《nature》,当年的dna双螺旋结构与此类似,也是一种假说,作者十分自信地说,将会与实验数据符合,但是布林布尔并未因为假说而忽视,他自己一个人拍脑袋决定-——予以直接发表。”
“此时舟车劳顿,远渡重洋,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个年轻的中国教授——yangping,《siene》已经刊登4篇他的文章,而《nature》马上见刊的也是4篇,现在你们《ell》的5篇如果不能够及时发表,它们很可能被《nature》与《siene》瓜分,《nature》与《siene》,已经虎视眈眈,等着你嘴里掉肉。”
“现在你们三大期刊刊登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