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位置作为血管吻合点,使其位于即将开凿的颅骨骨窗中心。
手术切口设计为血管吻合点远端和近端大约0.5cm,也就是切口大约1厘米。
这是使用微创的方法,如果是成人,吻合点远近也不过2-2.5厘米左右,切口约5厘米,比起传统手术切口要小很多。
“这不是传统方法?”陈教授看出来。
“微创!”杨平边做边说。
这种微创方法的首要条件是对吻合点的判断要精准,这个吻合点必须是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距离最近的地方。
如果要找到这个最佳位置,一般要依靠基于ctA的导航仪帮助,但是杨平仅仅借助影像图片就可以进行精准定位。
做好切口,杨平在吻合点中心开出大约直径0.5厘米的骨窗,经骨窗进入颅内,然后打开硬脑膜。
巡回护士立刻推来显微镜,杨平在显微镜下,寻找分离合适的受体动脉。
切开颞肌,然后开出一个直径1厘米窗口,打开硬脑膜,从这个窗口游离出不到1厘米的受体血管,用最细的显微血管夹临时夹闭。
“这个步骤大家注意,不要让血管扭曲,一旦扭曲,容易导致血管堵塞。”杨平提醒大家。
“敲黑板,绝招!”张林提醒大家。
李民立刻掏出小笔记本,几乎同时,其他几个医生也掏出笔记本,看来大家套路差不多。
杨平小心翼翼地用显微镊剪开受体血管,将颞浅动脉与受体动脉进行端侧吻合,吻合好后,注射吲哚菁绿,然后在显微镜下确认血流畅通。
吲哚菁绿是荧光显像剂,而杨平现在用的显微镜具有荧光显像功能。
这样在显微镜下,可以通过荧光观察血管里血流。
“这一步大家绝对不能省,再自信也不能省,你们看,连我都没省这一步。”
杨平再次提醒大家关键步骤。
完成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的搭桥,只吻合一根血管,杨平不放心,接着他又桥接吻合了另外两根血管。
到这里,手术的第一步已经完成。
第二步,完成颞肌贴敷和硬脑膜翻转,这一步手术显简单很多。
颞肌和硬脑膜的血运丰富,将它贴与脑组织的表面,因为脑组织的皮层缺血,会分泌一种特殊的物质,在这种特殊物质的刺激下,颞肌或硬脑膜朝皮层生长血管,改善缺血的脑组织的血供。
这样原来畸形的血管由新生的血管替代。
整个手术居然花了半小时解决,而且看起来手术步骤不复杂。
在旁边看的李民觉得这手术自己也能做,好像很简单。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主要看杨平的手术,不管是什么手术,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特简单,简单到实习生也能跃跃欲试。
——
茜茜妈妈终于赶到医院,在手术室外面,她焦急地问茜茜爸爸:“茜茜现在怎么样?”
“正在做急诊手术呢?”茜茜爸爸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