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有时候医疗费用真是个大难题,对于救命的诊疗,不管有没有费用,医院也会全力以赴,这是人道主义要求。但是非救命的诊疗活动在费用不确定的情况下,究竟是治还是不治呢。
治疗吧,这笔费用如果追不回来最终算到医生头上,也就是医生要倒贴这笔钱,因为医院兜底的只是鉴于人道主义的救命费用,不是这方面的费用医院不承担,哪个医生做主就由医生和科室自己承担费用,最终还是医生承担大部分,有些医院医生承担全部。
如果不治吧,容易陷入道德谴责,说医生没有医德,没有钱就不给治病,违背了做医生的本心,一旦被患者和家属断章取义在网上传播,医生又成了捞钱的负面的形象。
有人说先治疗,后补费用,多简单的事情,可是现实就是很残酷,可能多数人不会逃费。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会逃费的,有些确实没钱,又没有医保和商业保险。还有些有钱也逃费,反正能不给尽量不给,钱在他兜里,要掏出来特麻烦。
曾经有地方就搞过这种先治疗后付费的政策,最后实在运行不下去宣布政策破产,因为很多看完病治好之后根本不来交钱,这样医院很快债务累积不堪重负。
医院不是财政拨款的吗?其实财政拨款少得可怜,基本上可以说杯水车薪,医院实质上是自负盈亏的,医生的工资是医生挣回来的,不是财政支付,这跟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不同。
这也是目前医院趋利化的原因,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医疗行为受利益驱使的现象不可能杜绝。
“张老师,怎么办?”
跟着张林的规培生也是脑袋痛,他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催费,好好的医生在催费的时候特么感觉自己像个放贷的,
“符合救助条件的走救助条件,不符合救助条件的还能怎么办?”
张林也是没办法,要是有人兜底,患者欠费不影响医生的收入,张林不会说半个字,可是欠费到时候自己来出这笔钱,自己还要养家呢。
董智凯穿刺取的骨组织病理报告已经出来,镜下可以见到丰富的呈血窦状的毛细血管纤维组织增生,也可见到淋巴细胞浸润或破骨细胞,这完全符合特发性骨溶解症的病理体征,正是因为这些增生的毛细血管纤维组织导致骨组织的吸收溶解。
张林又拿着报告单去病房找董广汉沟通病情,正好碰到业务员和董广汉商量筹集捐款的事情,他们也毫不避讳。
“捐个毛线的款!你们只要敢去要捐款,我就曝光你们。”
张林粗声粗气。
两人一怔,从来没碰到这样说话的医生。
“你这医生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你自己不捐款,还不让别人捐款?”董广汉生气地说,但是又不敢拿张林怎么办。
张林可不惯着他:“戴的手表一万多,私家车也得几十万吧,还有房子,这种经济条件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