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
苏青河离开南都之前,再一次来到IcU探视常教授,此时已经是晚上,医院依然灯火通明。
IcU更是犹如白昼,在这里是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的,医生护士通宵达旦地忙碌,监控屏幕上有一个病房患者的实时监控视频。
苏青河毕竟是领导,再怎么低调,身边也跟着很多人,秘书、警卫等等。他让这些人都在外面等候,以免干扰医护人员的工作,自己和苏教授、杨平一起进入IcU病房。
常教授现在身上连着很多电线,插着各种管道,因为处于昏迷状态,呼吸依靠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不过目前还好,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国家对人才非常重视,尤其常教授这样的人才,每年的体检只要有一点异常,都会组织专家反复讨论,但还是有漏掉的可能。
“希望真的有抢救过来的可能,杨教授,拜托你了。”
苏青河也不能久留,他晚上要坐专机回去,探视完急匆匆地要回帝都。
“我会全力以赴。”杨平与四叔分别时表态。
送走四叔之后,杨平又回到IcU病房,值班医生向他汇报,最新检查的病毒抗体滴度再次升高。
患者的狂犬病毒抗体滴度一直在上升,这让大家非常兴奋,这说明人体免疫系统有机会消灭狂犬病毒,这就是一线成功的曙光。
其实杨平的这个治疗思路非常科学,它抓住了狂犬病的问题的某些本质,将保护大脑视为核心,以前狂犬病人百分之百死亡,不是不能消灭病毒,而是在消灭病毒的过程中,大脑被损坏了。现在将大脑保护起来,让免疫系统放心去病毒干架,一直干,干到分出胜负为止。
只要后面患者的狂犬病毒抗体持续上升,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就会慢慢降低。
现在,病毒与人体免疫系统的战争开始出现逆转,人体免疫系统占了上风,开始进行大反攻。
不同阶段的治疗细节不一样,现在既然人体免疫系统开始反攻,那么治疗方案也要变一变。
杨平将短效的米达唑仑换成长效的地西泮。当时使用短效的米达唑仑,目的是方便随时调整剂量,短效的药物作用时间短,一旦调整用量很快会产生效果。
而长效的药物不一样,即使改变剂量,也要比较长的时间,有时候甚至很多天后,才改变效果。
---
南都附一那边,这几天杨平也是一天去一次,患者的情况相当乐观,随着病毒抗体滴度上升,病毒的浓度也是越来越低。
慢慢地,杨平又开始减少地西泮和氯胺酮的用量,开始让患者慢慢从昏迷中慢慢苏醒来。随着药物逐渐减少,患者的昏迷程度逐渐减轻。
有一天早上,患者睁开了眼睛,眼珠子转动几下,然后眨了眨眼睛。
护士高兴得跳起来,立即报告给医生,值班医生报告给罗主任,罗主任立即打电话给杨平,杨平听说患者醒来了,立即赶来附一IcU,此时苏教授也已经在IcU。
“醒来了,醒来了,眼珠子在转呢。”罗主任兴奋得像个孩子,拉着杨平往IcU里面冲,杨平草草地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