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不同角度观察。
手术室里正在忙碌,杨平已经开始手术。
一条蓝色的线从椎弓根的中心穿出,在天线的引导下,机械臂开始匹配位置,穿刺针的方向与图像的蓝色直线一致,机器人自动校准,无误后锁定机械臂的方向。
穿刺针缓缓前进,刚刚接触崔书凯的皮肤,杨平让它停下来。
宋子墨在皮肤上用尖刀刺出一个小口,杨平操纵机械臂,让穿刺针沿着既定的路线精确前进。
实时的透视图像上,可以看到针尖穿过皮肤,然后抵到椎骨后侧的穿刺点。
此时,宋子墨卸下穿刺针,杨平的机器臂后退,远离术区。
宋子墨开始手动步骤,沿着穿刺针逐级旋入鞘管,从细到粗,满意后再拔出穿刺针。
徐志良已经将机械臂上装上钻头。
机械臂再次瞄准那条蓝色线,校准后,从鞘管伸进去,开始缓慢旋转,边钻边进,转动一会,停下来,然后又继续转动前进。
在透视下,可以看着钻头穿过椎弓根进入椎体,穿刺点和方向堪称完美。
钻头进入椎体大约二分之一的时候,在限深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停下。
杨平旋转三维重建图像,椎弓根钉在唯一的骨性管道中,被四面的骨质包围,位置十分居中。
钻头同时又是导针,顺着导针,机械臂旋进椎弓根钉。
此时,椎弓根钉一部分留在皮肤外面,一部分已经进入椎骨骨质。
机械臂撤离,宋子墨手动旋入防滑器,这种防滑器可以限制椎弓根钉意外深入,从而进入椎体过深而突破椎体前面的骨质,损伤椎体前侧的主动脉和腔静脉。
如果没有这个防滑器,即使椎弓根钉现在位置很好,以后难免随着小孩的活动,不断深入,一旦损伤主动脉和腔静脉,便有生命危险。
这个防滑器的作用非常小可,也是这套器械安全保障的核心。
第一枚经皮椎弓根钉置入成功。
参与嵴柱畸形的所有椎骨,都被植入椎弓根钉,因为椎骨是畸形的,所有这些钉留在外面的部位方向不一,排列大体呈现出一个大大的c字形。
第二步就是截骨,也是风险最大的操作。
截骨使用微创切口下超声骨刀截骨,超声骨刀最大的优点是吃硬不吃软。
它可以截骨,却不会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软组织。
宋子墨负责切开皮肤,牵开小口,让机械臂进行截骨。
每一个畸形椎骨都完成部位和方向不一的截骨,截骨完成后。
剩下的工作只能手动完成----组装外固定架。
这也是一件很精细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