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争魏 > 第九百四十六章 治吏

第九百四十六章 治吏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杨峥情不自禁的涌起了伟人的诗词。

    那么多诗词,也就记得沁园春和这首浪淘沙。

    一旁的秘书郎李密一怔,然后匆匆挥笔记录。

    拿掉了淮王杨宏,清查关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越来越多的官吏被清查出来。

    出乎意料的是,真正掌握地方政治生态的,不是朝廷委任的官,而是地方上的吏。

    官员大多是流官,不会本地人当本地官。

    但吏就不一样了,一般都是由当地有权有势有背景的人担任,很多并不在朝廷的编制之内,也不领俸禄,所以他们的收入来源只能是巧取豪夺。

    流水的县令,铁打的衙役……

    下面的人不配合,阳奉阴违,县令也只能干瞪眼。

    当然,两汉时期,无论是地方上的三老,和府衙中的各种差役,基本还算合格,因为有强烈的道德感、责任感,

    《汉书·高帝纪上》,高祖在汉二年二月癸未,令民除秦社稷,立汉社稷。

    颁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各安其事。

    西汉对三老极为重视,必须是德高望重之人,受到西汉皇帝的礼遇,动辄与宗室或贵族、高官同时受赐。

    用后世的说法,近似于地方议会,可以直接上书朝廷,朝廷的重大决策,也会征询他们的意见。

    朝廷和地方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但到了东汉,士族豪强崛起,三老地位下降。

    不过东汉的士族还要些脸面,至少嘴上一直在标榜仁义道德,所以没把事情做绝。

    到了三国,连年战乱瘟疫,地方生态完全被破坏了。

  &n>>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异度荒尘百变马丁在美漫至高洪荒,群友是诸天大佬万金娘子漂亮后妈要翻身,我在七零养崽崽谁让他玩游戏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