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八十六章 既相似又不同的命运

第八十六章 既相似又不同的命运

为主,能少流血就少流血。

    如果说一开始南宋百姓的投诚有部分原因是复兴社造成的,但是随着复兴军的推进,后面的投诚行为还真和复兴社没多大关系,只能说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妄图不自量力阻止的人都将被毫不留情的碾压成泥。

    虽然南宋君臣在冥冥之中逃到了崖山,但是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这次南宋君臣的反应并没有历史上那么激烈,继续追随理宗的人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数十万军民投海的惨剧当然也不会发生。

    不过理宗好歹也当了几十年的皇帝,真心追随他的大臣也不少,面对同族和面对异族南宋君臣的表现截然不同,以死明志的意向也没有那么决绝。

    历史上崖山之战十万军民之所以选择跳海是由多种原因造成。

    其一,大宋立国三百多年,一直秉持着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理念,未曾杀过一个文官,南宋君臣一路从临安逃到了福州,之后又转向广东,最后在陆地上没有立锥之地了,才选择逃到了崖山海上。

    追击南宋朝廷的蒙古首领是张柔的儿子张弘范,虽然他是汉人,但是对付南宋君臣一点也不手软,能够一直跟着皇帝逃到崖山的几乎全都是一帮硬骨头,不乏慷慨就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其二,南宋和蒙古对抗的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多年,历史上的蒙哥汗就战死在了攻宋的途中,后续登基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不管他是为了制造恐慌也好,还是为哥哥报仇也罢,屠城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南宋皇族的血脉必然是要陪葬的。

    其三,崖山之战是海战,而跟随小皇帝逃到这里的将领大多是陆军将领,不懂海战,以至于船只被蒙军烧毁大半,茫茫的大海上,船就是命,船没了哪什么来与蒙古人拼死一搏,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其四,宋末三杰之一的陆秀夫自觉逃脱无望,与其投降令皇帝遭受异族凌辱,丢尽最后一丝颜面,不如仗义持节,带着小皇帝一死了之,想必陆秀夫跳海之前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年仅七岁的小皇帝的想法,即便问了,估计也不会如他所愿。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暗巷3:浴火年代:全家反派都被极品后妈拿捏不原谅,不和离,重生母妃杀疯了开局被陷害,我原地突破绝世医仙锦鲤奶团爹娘被抢,全京城大佬都来宠她!八零宠婚,冷面硬汉夜夜解锁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