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四十一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四十一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自己生产的口粮——农业粮,非农户口吃的是定量口粮——商品粮,当时的户籍制度几乎是世袭的,农民天生种地,工人天生做工。

    譬如同样两个年轻人去当兵,一个是农业户口,一个是非农户口,城里的孩子退伍回来叫转业,直接进工厂,农村的孩子退伍回来依旧下地种地。

    那个时代,农民对于非农户口的渴望超乎许多人的想象,对于绝大部分来说,考学几乎是唯一的机会,改变自己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机会。

    之前写的都挺好副本里,苏明玉的妈妈就是想要一个城市户口才嫁给苏大强。

    农村姑娘嫁到城里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不亚于鲤鱼跃龙门,城里姑娘嫁农村,却是提着灯笼都难找。

    其实,之所以有这种区别,也是有特殊的历史原因的,建国初,城乡之间是没有户籍隔离的,但是这也造成了大批农业人口涌向城市,给粮食、住房、教育、医疗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5年代,粮食短缺贯穿始终,官方为了缓解粮食压力,于53年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当时尚未强制限制人口流动,官方基本上以劝阻为主。

    5年到57年,城镇人口由5765万增至9949万,其中自然增长164万,剩下的2544万都是农业人口涌入城市的,等于一下子少了两千多万的农民种粮食。

    不仅如此,还增加了两千多万需要供应粮食的对象,一加一减,其中的缺口可就大了。

    因此,58年官方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其中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

    这一条规定严格限制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的路,后来实行的粮票、布票等票证,几乎杜绝了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的情况。

    因为这些票证是凭户口本发的,农业人口没有城市户口,没有票证,怎么生活的下去,顶多在困难时期进城找亲戚打打秋风。

    书归正传。

    老四韩春燕学习成绩倒是好,可是却偏偏赶上了招生制度改革,不是成绩好就能上大学,而是改成凭推荐上大学。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修仙:开局从药童开始陆总,太太又拿离婚协议找你签字了大唐双龙:从飞刀术肝到刀开天门触碰蔷薇我的女儿是尸王师母带我改嫁八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