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见成效

第一百六十六章 初见成效

nbsp;  虽然这三十万贯只是预期数字,但兴学的事,李杰却准备尽快提上日程。

    此一时,彼一时。

    前不久,他才刚刚给文臣们来了一记狠得,现在也是时候给个甜枣了。

    用三十万贯来堵住文臣的嘴巴。

    这买卖,很划算。

    值得一做。

    此外,寇准那边也有消息传来,而且是好消息。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儒士都相邀前往应天书院,应天府距离西京并不远,很多儒士途径西京的时候,都会去寇府拜访一二。

    按照李杰的意思,寇准也试着吹了吹风。

    最终,结果是喜忧参半。

    支持以诗赋取士的人确实不少,但不少有识之士,也看出了科举制度中的隐忧。

    如今的科考制度,考的是博闻强记的能力,不问才学器识,即便是才学俱佳的考生,应试是用错韵脚,也会被黜落。

    天下之士,皆奔走于声病偶对之间,探索圣贤之学奥者,百无一二。

    长此以往,科举还能为国取士吗?

    而且根据寇准的汇报,绝大多数赞同科举改革的,多是出身寒门的名儒。

    这一点,其实很有意思。

    任何时代,既得利益者都不乏后继者,以及挑战者。

    科举无疑打破了门阀世家的体制,唯才进举,但现行的科举制度,也不是没有捷径。

    应制诗,自有规律。

    相比于那些世家大族,寒门出身的子弟,单单在这一点上便差了很多。

    世家大族占据社会资源明显更多,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报,然后他们便能从中总结出部分规律。

    最后,在应试之前,他们还能根据贡举官的身份,投其所好。

    这里的投其所好不是贿赂,也不是舞弊,而是根据贡举官的性格喜好,写出符合贡举官感官的应制诗词。

    当然,即便改革了现有的科举制度,不以诗赋取士,改考实学,实务,出身世家大族的考生,仍然会占据优势。

    这一点,是无法彻底改变的。

    就像后世的考生,个人的天赋、努力,固然很重要,但考生的家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占据社会资源多的家庭,完全有能力聘请名师开小灶,甚至还能用钱开道,砸开某些学院的大门。

    从古至今,某些(特东西>>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毁容沉塘后,特工王妃送全家火葬场!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同时穿越:我居然是被白嫖的那个游戏王:从零开始的决斗王之旅!簪缨世族有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