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新设机构的费用全都能到位了。
接着又找来茅元仪商量全国人口普查的事情了,崇祯知道茅元仪《夜航史话》里提到过人口问题。阎应元提出的建立京城民兵体系需要统计人口,建立地方军队,科举考察练兵官员守城能力也需要统计人口,这是伴随很多变革的必要措施。
果然一说到人口问题茅元仪又来了兴致,滔滔不绝说了起来,说现在的黄册户口纯属笑话,各地黄册很多连年照抄,有些地方人口没有变动,没有一户增加一户减少,好像没有人出生死亡迁徙一样,就算有生有死,数量也正好相等的怪事,连瞎编都嫌麻烦。
有些地方不好意思完全不作变动,就稍微作些增减,也是出于瞎编。有些地方为了减少丁税,让在册人口逐年减少。最离谱的是有些地方事先瞎编好了今后几十年的在册人口数字。这样胡编乱造的结果就是:明初洪武年间统计的人口是六千多万,经过两百多年和平繁衍,到了万历时官方在册人口数量居然少了四百万,只剩下五千六万多万了。
崇祯问有没有可能确实两百多年人口不增反减,茅元仪连连摇头说绝不可能,人口大量增加不只是他的观察,其他很多人都有记载。比如万历时谢肇淛《五杂俎》记载,金陵的街道本来就极宽广,可以容纳九轨,但是随着人口增多,还是把很多官道都占了建造房屋,“户口数倍,岂能于屋上架屋,必蚕食而充拓之”。
农村的情况更严重,徽州福建等地的农村,“见人家多楼上架楼,未尝有无楼之屋也。计一室之居,可抵二三室,而犹无尺寸隙地”,就这样还有五成的人口流动在外面。北方的河南、山东到南方的江西、湖广、四川等地,也到处都是人口繁多的景象。最后茅元仪又说了他在《夜航史话》里说过的结论“天下户口不入版籍,未有如今日之甚者也”。
崇祯问按他的估计目前明朝人口究竟有多少,茅元仪的回答让崇祯吓了一跳“十倍于国初”,这是茅元仪一贯的看法,在谈盐税时就有过这样的说法“户口十倍曩时,所增盐课不能一二”,“虽户口十倍曩时,而盐利不能再倍,私盐盛行故也”,当然这个答案肯定是夸张了,崇祯估计五倍大概差不多。
崇祯就让茅元仪在一年以内进行全面人口清查,问他看法。茅元仪很高兴,说这正是他多年来一直呼吁的,可惜没有几个人响应。还狂妄地说万历初张居正只清查耕地,根本不得要领,人口才是根本,这就能看出张居正只是庸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