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技术就会头痛难忍,这是他一穿越过来就试过的,只能引导,这大概是对他的限制。不过沈飞没有这种限制,就想在走之前留下点东西,对这个世界的技术进行一些升级。崇祯二型火箭带三尾翼旋转射程惊人,已经让不少人意识到旋转发射的弹药精度和射程更大。
十六世纪欧洲就有一些猎人用到了线膛枪,现在欧洲与明朝的交流已经多了起来,很多新知识和成果流传到了欧洲,吸引了很多欧洲人来明朝,也带来了很多欧洲的新事物。以现在的技术刻划膛线还不行,不过也有办法,就是在铁皮先画上对角线再卷起来制成枪管就成了线膛枪,射程和精准度就有了极大提高。
不过线膛线在欧洲很长一段时间也只有少数人使用,而且有装填速度慢的问题,解决办法也已经有了历史经验,一是用比膛线直径更小的子弹,就是前装米尼弹。二是有后装步枪,但是为了解决后装枪气密性差射程不远的缺点,必须用金属定装弹,这种技术与现在还在使用纸壳颗粒火药定装弹太遥远了。
这三年来,江湖司因为整理内家拳的成果,高手纷纷突破,已经有不少人达到了见神不坏,现代枪械也已经对自己没有了威胁,沈飞也就没有了顾忌,和崇祯通气以后,把前装枪和后装枪的设计思路全都告诉了王徵和军工司,说了米尼弹的思路,而且还拿出了几枚金属子弹拆开了给王徵等人看,让他们先把前装米尼线膛枪制作出来,后装枪金属子弹作为技术发展以后的升级方案,铳炮一体,相信制造出线膛枪试验效果以后,他们自然会想到研制线膛炮的。
技术升级也不是仅限于军工生产,本来沈飞相信科技革命有不同的路径,未必是只有历史上经历过的那条科技树路线,还有其他的突破方向,所以这些年一直没有插手推进。不过现在既然打算离开这个世界了,还是决定出手了,把蒸气机和水泥先造出来。
李约瑟就提到过水排和风箱技术是蒸气机的基础,原始的蒸气机古希腊就有。这些年沈飞也在网上看到过有人搜集的史料,《洛阳伽蓝记》记载唐代著名僧人科学家一行就制作出与现代蒸气机工作原理相反的蒸气动力车,“激铜轮自转之法,加以火蒸气运”,依靠水流驱动轮子推动活塞,只是缺少了曲轴,命名为“汽车”。
明代文武文理全才唐顺之的《唐荆川文集》也被人发现一首诗“一女更深坐小艟,不须棹橹不须蓬。自能急急过江去,怒气喷来犯者凶”的疑似蒸气动力小舟,王徵的《新制诸器图说》里也被摘录出了“火船自去,火雷自轰,风轮转动,风车行远”的字句,到满清康熙年间1672年南怀仁制作出的蒸气机原型,更是现在还在北京博物馆里陈列着,网上直接贴出了照片。
沈飞的空间里可是存着太阳能笔记本的,里面保存着许多在《战狼2》世界搜集的技术资料,加上明朝本身就积累到技术基础,沈飞和王徵等人一提思路,花了一个月时间就吃透成熟版的蒸气机原理,之后制造出第一台来也只用了三个月,六个月以后就开始量产并且安装在了海船上下海运行。
水泥就更简单了,石灰石、粘土碾成粉之后煅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