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大功而被孔子称赞,以此论证“华夷之辨”重于“君臣之义”。这是明末吕留良、明末反清会党领袖陶成章在《龙华会章程》里都分析过的,沈飞提前复制了出来。
还解释韩愈《原道》里说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进”是指进化、进步,而不是军事上武装侵略进驻。比如《春秋穀梁传》“吴信中国而攘夷狄,吴进矣”,吴国行为进步,被视作诸夏。
而吴国攻入楚国有种种野蛮恶行,《公羊传》又谴责“何以谓之吴也?狄之也。何谓狄之也?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不正。乘败人之绩,而深为利,居人之国,故返其狄道也”。
夷狄可以行为进化成为诸夏,诸夏也可能行为野蛮退化成夷狄。以此揭露许衡等无耻文人歪曲解释韩愈原话遮掩蒙元侵略罪行论证其正统地位不成立,还扩展到王夫之的文明进化论,说到隋唐以前南方文明程度低下,后来文明逐渐兴盛。而原来繁华的中原地区因为汉末三国到五胡乱华逐渐因战乱而破坏,从另一个文明演化角度解释“华夷之辨”的含义。
另外还从各种官方典籍和个人文集里搜集蒙元和降元、仕元文官武将的黑料。比如侵略四川导致四川人口损失93%,和入侵金国、南宋时种种屠戮恶行。忽必烈亲信郝经的母亲曾与一百多人被元军堵在山洞里用烟熏昏迷,后来用药灌醒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这样都能觍颜事虏的无耻行径。
还有很多仕元的将官文集时一边记录蒙元屠杀和统治中的暴行一行还谀词连篇地歌颂统治者英明仁厚的对比。揭露这些人仕元和吹捧不是厚颜无耻就是心理扭曲,其歌颂绝非蒙元统治的真相。
红巾军兴起以后,也有一些曾经出任过蒙元官职的文人投效,沈飞也让朱长龄和他们接触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向,在红巾军公布上述文化和历史立场之后,这些人相当不满,这等于指着他们的鼻子大骂,提出各种理论要求红巾军改变意见。
不过明白沈飞意思的朱长龄不为所动,态度坚决。直言在蒙元,真正的忠义之士是南方那些不愿仕元而家道败落的“堕民”,因为仕元甚至地元初成为“汉军世侯”充当帮凶保持家族显赫、文脉不绝是耻辱而不是荣耀。如果这些曾经仕元的文人不表示洗心革面,坚持蒙元是正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