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元辅 > 第281章 朝归倭附(廿四)秀吉之死(上)

第281章 朝归倭附(廿四)秀吉之死(上)

bsp; 所以,在修缮城池的同时,考虑在醍醐建设赏花胜地。你对太阁准备留给世上的礼物三宝院,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贫僧能有什么不同意见呢?不过把聚乐第的奇木怪石原封不动地移到这里,真有些可惜啊……当然,贫僧还是很高兴地愿意成全您。”

    “那好,就这么决定了!让具体安排交给奉行人员决定,然后今天就开工,你也要在现场监督!”

    这件事被冠以“太阁对醍醐赏花的迷恋”的奇怪评价,在洛内洛外广为传播。当然了,对太阁的本意谁也没有发觉。至于背后的传闻,那正好相反。

    “朝鲜的战斗,听说相当艰苦啊!”

    “可不是!连加藤清正都在汉阳城外被明军打得大败,现在生死未卜了!”

    “是呀,太阁殿下因此而对打仗彻底厌烦了,所以一心迷恋上醍醐的赏花,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这样说的话,今年他已经六十三岁了,长年的战争也应结束了。”

    这些风言风语,其实是石田三成等五奉行暗地里传播的。他们这些人,现在更不想让秀吉到战斗激烈的朝鲜南部去。于是首先放出风声,说秀吉已经对战争厌烦了,打算以此借助舆论的压力对他加以阻止。

    秀吉本想亲自征朝,夺回朝鲜南部的四道,然而五奉行认为,既然明军最强的统帅已经亲自出征,且这位统帅年仅三十余岁,正是一个人最为锐意进取之时,所以太阁殿下若去与他对战,恐怕难以讨到好处,而一旦失败,影响就太严重了。

    不用说,秀吉对亲信们的这一估计同样早已感觉到了。所以,他假装对打仗十分厌烦,想把醍醐的赏花变为自我消失的华丽的插花艺术。由此可见,秀吉的一生始终是与谋略分不开的奇怪人生。

    在文禄之战时,他连连叫嚷着渡海、渡海,为此给武将们打气,把加藤清正为首的那帮正直的武将们都欺骗了。而这回他又若无其事地用“对打仗已厌烦了”的传闻,企图把三成为首的五位奉行们瞒住。

    御座船已经造好,因此让毛利秀元将船绕航到大坂城就行了。

    “我坚决要渡海的!”丰臣秀吉认为如果自己真的这样说了,那么谁也无法反对。反正渡海到那边去,倘若全取四道很危险的话,那么能保有一个道也好,可以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丰臣秀吉认为,自己即使在那里闭上眼睛,自己的雄心大志也会同平定日本国内的过去履历一起,被铭刻于今后所有日本人的心底……

    另外,如果朝鲜南部不被九州的大名牢牢控制住的话,那么就不能把这些人移封过去,如此不知什么时候,九州及中国(山阴山阳)就要出现危险。再说,他们不移封去朝鲜,则丰臣家对日本对外贸易的主要商道就不能更严格的控制。

    基于这一考虑的赏花准备,其热情是不寻常的。

    “怎么还没完成?”

    他不仅以这种心情让五位奉行们加快速度,在把赏花日期定为三月十五以后,还亲自于二月二十五、三月初三、三月十一,前后三次去做预先检查。

    于是,“太阁对打仗厌烦了”的议论便在大街小巷里扩散开了,并且对战场上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为在三月十三,即赏花的前两天,宇喜多秀家送来了要求全军撤退至釜山的呈文,他认为在偷袭泗川失败后,全军撤回釜山会合才是上策。

    这时,来赏花的北政所夫人已到达伏见城。正好见到秀吉十分震怒地将呈文摔在地上。

    “这个胆小鬼!时值今日还说这些。正家!立即派人火速赶到那边,绝不允许从蔚山、梁山等地撤退!他难道忘了死守三道的命令啦?现在连这么少的几座城池都不敢守卫!另外,命毛利家立刻把御座船开来,我马上要去朝鲜!”

    秀吉如此震怒的样子,连夫人也是很少见到的,全身不禁一阵痉挛,两眼发呆,话也说不出来了。

    而秀吉则赶忙跑到三宝院,进行最后的预先检查,当他看到无论如何也要完成的五层塔已壮观地矗立在那里时,这才消了气。

    “宁宁啊,这一回你就不要阻止了。赏完花以后我就出发,看来这样的大事还得我亲自出马,不能再依靠那些胆小鬼了。”

    然而宁宁已经看穿了丈夫的心思,当时只有点头而已。

    赏花的前一天,即十四日,下了一场异常勐烈的暴风雨。这样>>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漂亮炮灰[无限]重生:姜先生,顶峰相见美丽的圌山传带着公会穿越两界种田大亨天剑神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