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
得到孟繁岐肯定答复之后,汪秘书更加坚定了信念:“既然很大一笔资金都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窜,终将最后遇冷,何不将它们聚拢起来,引导它们流向新能源电车呢?”
官方这回办这个AI峰会,促进交流沟通是真,但同时也醉翁之意不在酒。想要以AI之名行新能源电车之实。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方式方法”这点是汪秘书所代表的人最头疼的问题。
假借AI之名,也得有个实在的技术不是?
而阴差阳错,由于孟繁岐的刻意冷待,自动驾驶技术在过去一年里的进展并不突出,远远不在舞台的中央。
“孟同学,上面想要问问你,是否有办法发展自动驾驶?如果有的话,能否在这次峰会上,配合我们做一些引导和展示?”汪秘书提出了最核心的诉求。
不同于马斯克和黄仁勋,官方现在对孟繁岐的情况完全不大了解,汪秘书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提的这个要求完全是送货上门。
孟繁岐本就准备在这个时间推动与马斯克的自驾合作,放眼世间,还能有比【配合电车的自动驾驶AI技术】更加符合官方需求的技术吗?
“第一批做自动驾驶技术,必然是科技型公司,因为传统的燃油车企是没有这个数据、人才和硬件储备的。”
“而这种科技型公司能做的,自然也就不是传统燃油车,那里面的技术壁垒太多,留给他们的选项自然也就只剩下的补贴力度很大的新能源电车。”
孟繁岐如此在心中盘算着,这样一来,相当大一部分AI资金就会流向新能源车企。
汪秘书就算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官方商讨了快一个月才敲定下来。可事情,偏偏已经被孟繁岐差不多做完了!只是技术隐而不发,还没有走露风声。
新能源车作为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手段,其重大意义不仅在于打破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壁垒。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防止能源危机,以及就业方面的潜力。
此刻的孟繁岐所想的那些东西,远远不如汪秘书所代表的官方来得深刻,燃油车的问题不仅在车,还在于油。
此外,要说就业问题,也并不是说现在的合资车企就没岗位提供给民众,但关键在于燃油车合资,大头自然都被掌握和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