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年刚写得顺手,怎么就跑来213年了呢?
“倘若一直沉沦在这种不适感当中,一辈子都不大可能走的出来。
有时候我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不论过程多么难看,等到结束的时候,它总能变成好的,其实并非是这样。
其现象下的本质,其实是所有人对于‘大部分人终将断了联系,小部分人中的大部分终将流于形式’这一事实的不满。”
韩辞有些忧伤地说道,相比于普通人,她确实换过的同学太多了。
成长的太快,就会很容易没有同伴。
“但这件事谁也无能为力。”孟繁岐说这句话的时候,感触可能比韩辞更加深。
虽然很多人毕业后都再也不见,但从朋友圈中,还是能够窥见些许端倪。他们的升迁,婚姻和子女。
“一个人最终的圈子是什么,既要考虑个人的取舍,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不论是再好的朋友,再不舍的好友,都会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各种问题而疏远。我认为这是不可抗力。”
“是啊。”韩辞撇撇嘴,应道。
“有些人不想联系,却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些人想常常见面,却根本做不到。这种情况蛮痛苦的,我觉得见不到的还是忘了比较好,所以推荐麦芒记得要遗忘,这样再见面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有多了一个好朋友的新鲜感呢。”
“但我觉得,不论再绝情再冷漠的人,应该都会有这么一瞬间,感叹于天南海北在此相聚的缘分,也会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大家要是能当一辈子的朋友该有多好吧。”重新回到213,孟繁岐对这种缘分的看法都显得乐观积极了不少。
大学同学的确是一种短暂而美好的朋友关系没错了。
“我起初也不肯相信,但生活不就是发现不想相信的事情其实都是真的的这么一个挨锤的过程吗?”
韩辞笑着说道,“所以确实很开心,能够有一个远远走在我前面的朋友,这让我的生活更有动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