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文房四宝”,但肯定不止四种的,细算起来,十多样都有。
笔墨纸砚镇纸书签……
林林总总,在价格方面,只凸出一个字:贵!
若非陈晋身上带着大把银子,哪里消费得起?
所谓的“穷文富武”,其实是相对而言。读书的路子,也得花销巨大。贫寒之家没有笔墨,就只能捡拾枯枝在沙地上写字了。
陈晋还选购了一具书笈,把笔墨等装载其中,然后给小倩背上。
小倩摇身一变,从婢女变成了书童。她做男装打扮,瞧着有几分青涩之意,非常符合书童的人设。
让她背负书笈,陈晋有着特殊的用意:小倩籍此陶冶性情,中和体内的阴煞气息,长年累月,有好处的。
对此小倩很欣喜就接受了,她自幼跟父亲念过书的,颇为喜欢诗词之道。
这倒让陈晋感到惊讶,作为对比,丘不嫁也需要读书来陶冶性情,她却不曾好好听过课,光顾着打拳了。
除开笔墨用品,陈晋还买了半车书,有正经有散文史籍等,他要把书房重新张罗起来。
在这样的古代社会,书籍是睁眼开世界的重要窗口。最初穿越过来的时候,烧书是为了避忌,卖书是生计所迫,而今时过境迁,又是不同。
况且,现阶段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任务目标是观想文庙,补全文庙,获得《立言篇》和《立德篇》的修炼内容。如果日常不读书,光凭想象,那岂不是水中捞月?
观想法门,首重形式,读书,就是文庙的核心形式。一旦抛开了形式,很容易便会陷入空想与妄想之中,自然不得其门而入了。
车,还是那辆驴车。
陈晋虽然掌握了壶天之术,但壶天不是洞天,容量有限,里头已经装纳了一大堆日常生活用品,很难再塞进这么多书了。
当然,平常之际,可以把用不着的东西淘换下来,这是很自如的,全凭陈晋意愿。
宅院地方大,房间多,置办一间书房不是难事,有了笔墨书籍,书架书桌等就得跟上。
陈晋很用心思地布置着,在上一世,他心中便存在这么一个美好愿望:在小小的蜗居中开辟出一间书房,没有老婆的柴米油盐,没有孩子的嬉戏哭闹,只属于一个老男人的安静角落,喝喝茶,看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