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放下大拇指,才笑着说道“最好是佛门观想法,实在不精通,也可以试试其他的观想法。”沈凤书点头,完全理解。观想并不限于佛门,道门神门甚至书院都有类似的观想法门,鲸吞谱中包含的大易生死卷中就有一卷不灭星云观想妙法,沈凤
书自然也修行过。但这是佛教法门,自然是佛门观想最合适。“虽然号称八部天龙,但并不拘泥于八这个数字,只是这样起名字和佛门很相衬而已。”释海昌接着指点道“不要被八部天龙所限制,以为分神一定和八部天龙
有关。但你要是愿意开始观想八部众,也完全没问题。”八部天龙,或者天龙八部,沈凤书知道,还知道地球上有一部就是这个名字。佛教的八部天龙,指的是八部众,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
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但这门应化身法门并不局限于佛门八部天龙,而是可以发散到道门神门书院的其他概念,这是相当了不起的。用沈凤书的话说,这是不拘泥于门户之见,海纳百
川的大气概。
沈凤书这一句夸,简直说到了释海昌的心坎里,美的不要不要的。
有贝叶可以直接口诀,但是哪里有创始人面对面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方便释海昌的讲解足够简单明了,但即便如此,他也夹杂着不少的佛门词汇和定义,要不是沈凤书有足够的知识面,普通的修士未必就能听懂这种跨修行体系的说法
。
之所以要在佛门应化身的基础上琢磨出这个,是释海昌的私心,想要让自己的红颜知己们也都能修行。
初始法门需要高深的佛法佛理,一般人根本无法修行,他修改过的大幅度降低了难度,但相对的也拉长了修行时间,降低了分身的强悍,也算是有得有失。“你不要急于求成,先开始修行观想打基础,等到了元婴期,修为和神识都稳固的时候,再开始尝试小心的分裂一丝神识。”释海昌很在意和沈凤书的这种忘年交
情,所以讲解的十分到位。这法门最主要的更改还是在观想中缓缓的将神识分裂,而且一定要有足够的基础,分清主次,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总之,这是最难的一步,万事开头难嘛
给沈凤书讲解修行法门,释海昌在沈凤书修行之前反复强调,哪怕已经降低了近乎一半的难度,但是在第一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