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没必要弄标记。
大家一个村,谁会什么,擅长什么,心里都门儿清。弄标记。
培养大家只认标记、不认人的习惯。最好形成条件反射。是未雨绸缪,为了应对出关后,可能遇到的马匪、元兵突袭。
出关后,真遇到马匪、元兵时,极度恐慌情绪影响下,乱作一团,认标记,比找人更容易保持秩序。
标记,其实就是军衔。但他们就是一群农民,搞这些事情,还是低调点好。
只要起到保命效果,管他叫什么呢。朱棣后面讲了些什么,丘福没有听到。“只认标记不认人。”嘴里喃喃着,出神琢磨。
朱能略微思索,压低声, “千户,咱们这一卫兵马,就存在相互不熟悉这个问题,认识彼此容易,但不是朝夕相处,相互信任很难。"
丘福点点头。
他们是被重新组合起来的一卫人马。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个问题好解决。
沿途多和将士们聊聊天,说说话就能认识了。可一支军队,单认识还不够。还得相互信任。
来自同一卫所,大家不但是袍泽,还是乡党,乡党情产生的地域认同感,就是一种相互信任。
这一点,在此之前,他也想不出很好的办法去解决。
可朱四郎提出的标记,只认标记不认人,或许就是个好办法。在军中,用严苛的军法规定,所有将士只认标记,不认人。训练将士对标记产生信任和服从,而非对熟悉的上官。
“不着急,咱们先看看土桥村只认标记,不认人执行后,具体的效果如何。”丘福不打算立刻做。
他的兄弟,是训练有素的军人。只要这个法子有用,推行起来并不难。
“陛下不是一直三令五申,告诫咱们这些领兵统帅,不可心存兵为将有的私心吗?"
“如果这个法子可行,我就把朱四郎这个法子,上报朝廷,给朱四郎表一功。”
“往后,军中将士只认标记、不认人,随便换个将领,只要佩戴相应的标记,就能指挥作战。"
“对朝廷,对咱们这些将领,其实都是件好事,朝廷放心,咱们这些领兵将领受到的猜忌也就小了,更安全了。”
朱能看着已经开始设想上折子的丘福,唇角抽抽,腹诽道: 你是真头铁,如果这个法子真可行,你这道折子送上去,不知要得罪多少淮西武勋,捏着兵权,就是淮
西武勋,和陛下讨价还价的筹码!'
“千户,这么长远的事情不忙,我看咱们还是先看看土桥村的具体效果如何吧。”
朱能笑着委婉提醒,同时暗道: '千户啊千户,我是为了你好,你可千万要听懂才行。
经过几天相处、观察,他发现丘福这个上司不错。所以才愿意委婉挽救对方。
换个品性差的,他会毫不犹豫坑对方一把。毕竟上司倒霉,滚蛋了。
他才有可能取而代之。
丘福笑道:“对,先看看土桥村的具体效果,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命令咱们兄弟,放慢速度,跟着土桥村一起行军。"
朱能打量着丘福,嘴唇几次动动,很想问问,到底有没有听懂他的委婉提醒?
"是!"
最终还是没说,领命后,放下碗,笑道: “我的碗,就有劳千户帮忙洗了。”大家毕竟才认识,人与人相处,最忌讳交浅言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