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在金陵有产业的一些江宁人,因为怀恨,偷偷散播,朱解元才是提出竞拍包税的第一人……”
蒋瓛汇报同时,偷偷窥探朱元璋……
内心极度愉悦。
朱四郎得罪人太多了!
散播消息的江宁人,就是竞拍包税利益受损的士绅。
以前,朱四郎就是个农民,窝在土桥村。
没机会。
如今不同。
朱四郎考科举,还连续冲刺,已经是举人。
若此番再榜上有名,就是进士。
江宁士绅,此时散播朱四郎是竞拍包税首倡者,用心很恶毒。
……
去岁,太子凭借铁腕推行竞拍包税,很是在百姓心中,刷了一波贤明。
这个时候,传出,太子并非竞拍包税首倡者。
江宁士绅,摆明想要在朱四郎考中举人,最风光时,被太子记恨。
若他们知道,朱四郎就是燕王朱棣,肯定打死也不敢这么干。
可惜,不知。
不知的好,不知的妙!
当然,以他对太子的了解。
太子不可能因一件事,就厌恶朱四郎。
不过没关系,一件件不舒服的事情,不断积累。
量变定会引发质变。
只要不堵住这群江宁士绅的嘴,接下来,朱四郎在土桥村做的其他事,也会传开。
金陵尘嚣喧上的热议,不断通过锦衣卫枝枝蔓蔓触手,汇总到镇抚司衙门。
让他有种强烈预感。
太子和朱四郎迟早反目!
皇爷呢?
会为太子,再次打压朱四郎吗?
蒋瓛迫切想从朱元璋脸上,窥探到一点点,他想要的痕迹。
可……
让人很失望。
朱元璋脸色平静,低头审阅奏折,待蒋瓛话落后,点头,“咱知道了,继续监视金陵城风吹草动。”
“臣遵旨。”
蒋瓛失落应了一声,弯腰小碎步倒退,来到殿门处,才转身……
转身时,不死心,又偷偷窥探一下。
最终彻底失落离开。
走出御书房,拧眉,边走边琢磨,‘皇爷到底要做什么?难道在皇爷心中,已经可以为了朱四郎,让太子爷牺牲点,委屈点?’
……
蒋瓛离开许久。
朱元璋批示完面前折子后,才抬头。
揉揉眉心。
身子后仰,脖子枕着龙椅靠背,仰头盯着悬于头顶的黄金龙首。
怔怔出神。
他很清楚,这世间没什么真命天子。
每一个真龙。
只有经历艰难险阻的‘走蛟’,才能蜕变成真龙。
原本,他没有磨刀的打算。
标儿的能力,只要给他选拔出一批优秀文武官员。
守住大明江山同时,依托他打下的这份家业,继续开拓,也绰绰有余。
老四的优秀,逐渐展露后。
他就动念头:标儿是不是也可以更优秀?
所以,当标儿提出,想亲自挂帅时。
他答应了。
这时,还没坚定磨刀决心。
标儿自己给自己,弄了一堆条条框框,弄得自身压力很大,活的很累。
他犹豫……
担心磨刀,标儿承受不住。
一把刀,如果已经到了极限,再打磨,不会锋利,反而会断。
老四回宫那晚,一起吃饭,话里明里暗里都怀疑,他提出:请刘伯温出山时,就在筹划磨刀。
“混球,这回你可猜错了,爹厉害,但没你想的这般厉害。”朱元璋笑着自语。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