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盛唐挽歌 > 第271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第271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进和籴之法,就是你刚刚说的,就很有意思嘛。

    右相来了,你跟右相也说说看。

    朕每年都为和籴头痛啊!”

    基哥指着李林甫对方重勇说道。

    方重勇对着李林甫叉手行了一礼,随即侃侃而谈道:“敢问右相,如今关中的和籴法,是官府出钱,用绢帛直接购买百姓手里现有的存粮,以高于市价的一两成,对吧?”

    “确实如此,和籴法乃是牛仙客所创,最先在河西那边运转,国忠应该比本相更清楚才是。”

    李林甫有些搞不懂方重勇的意图,话说得很圆润。

    “如今的和籴法,乃是用现钱换存粮。

    而一旦关中缺粮,地方官吏就要拿着刀去乡里强制和籴。朝廷善政变成了鱼肉乡里的工具,最后闹得民怨沸腾,朝廷又因为粮价太高,收不到足够的粮秣。

    如果朝廷可以发行交子,那么便可以用交子借贷给百姓,方便他们准备农耕。还贷的时候,须在第二年还以粮秣。如此便是换了法子实行了和籴。朝廷也只需要印刷交子即可。”

    方重勇摊开双手对李林甫说道。

    “原来如此,受教了。”

    李林甫微微点头,有点明白这个玩法是怎么回事了。

    和籴之法,以前在大唐实际上是有两种玩法。

    第一种,便是原来河西沙州那边最先开始实行的办法,据传是牛仙客所创。

    地方官府把长安送来河西的绢帛,借贷给本地大商人,然后大商人转手借贷给本地农户,官府不负责具体执行。

    第二年的时候,农户交粮食给大商人,后者再将粮食还给地方官府销掉借条。

    简单说就是官府现货绢帛换明年期货粮食,由大商人承担风险。河西那边的丘八习惯用刀说话,大商人欠官府钱不还,有什么后果不必多说。

    这么玩的好处,是第二年收到的粮食数量有保证,不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能筹集到的粮食是足数的。坏处当然也有,那便是官府需要垫付“和籴款”,增加了财政压力。

    第二种,便是和籴法在关中落地后因地制宜的改良版:即地方官府直接拿绢帛,强制性的从本地农民手中换粮食,不通过大商人转手。

    简单说就是拿着绢帛从百姓手里买粮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么玩的好处是官府不需要垫付“和籴款”,拿到的都是“现货”。

    当然坏处也不少,最大的一条便是和籴的粮价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若是丰年倒也不怕,就怕出现关中大旱这样的情况,官府拿着绢帛,也在本地换不到粮食!

    现在,方重勇提出了第三种“和籴”的办法,说白了就是“以信用货币对期货”,从原来的以物易物,到现在的以虚对虚!

    交子发行多少,朝廷有很大的控制权,不存在“垫资”的情况。简单说就是融资成本很低。

    而次年换取粮食,也保证了朝廷征收的粮食不会受到市场价的影响,也跳过了大商人过手的损耗,同时还保留了河西那边和籴法的优点:给自耕农的生产多加了一道保险。

    李林甫是聪明人,稍稍思考,就明白这么做的妙处在哪里了。

    类似政策,等于是把增加的税收,通过多发交子的办法,均摊到了所有人身上!不管你是不是有钱,都要接受官府发行交子所导致的物价上涨。

    在不改变土地政策的情况下,类似玩法已经是改善国家财政的极致了!

    大唐开国所采用的均田制,那可不是均世家豪强们的田啊!

 &nb>>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我在网游世界成神那些年大一实习,你跑去749收容怪物带着超级商场逛古代美漫地狱之主师娘赶下山:九个师姐绝色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