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盛唐挽歌 > 第560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本卷完)

第560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本卷完)

他确实是担心方重勇打败仗,不过却不是担心方重勇本人,而是担心敌军杀到汴州,要他郑某一家老小的命!<br><br>荥阳郑氏本来就大量居住于河南,更是有不少人在汴州生活。若是河北叛军南下攻克汴州,郑氏估计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br><br>起码被叛军捞一大波浮财是免不了的了。<br><br>为此郑叔清每日都是忧心忡忡,不断派人打探前方军情,打听银枪孝节军是不是被包围了。<br><br>方重勇他爹方有德,都没郑叔清这么关注河北战况!<br><br>“郑判官真是小看我等,有银枪孝节在,哪里有河北那帮杂鱼横行的份。方节帅还把李宝臣那傻子唬得一愣一愣的呢。”<br><br>何昌期满不在乎说道,其实这一路奔袭河北的时候,他也是非常担心的。<br><br>但这并不妨碍何老虎现在对身在汴州的众人吹牛。<br><br>“说起李宝臣此人,当真是非常张狂啊。说话的语气就像是帝王一样。”<br><br>郑叔清轻叹一声,继续说道:“李宝臣派遣了好几波人来游说,要节帅给他效力,并献出宣武镇六州之地。亲笔信都写了四五封,语气一封比一封严厉。<br><br>最后一封信,此人甚至扬言不同意就要杀方节帅祭天呢。”<br><br>郑叔清语气中带着迷惑。<br><br>宝臣大帅现在大概是知道,自己之前是被方重勇那个“宝臣为天子”的戏法给耍了,有些气急败坏。<br><br>只不过郑叔清不知道此事,才觉得这个人简直莫名其妙。<br><br>仗都没打一场,你就直接写信说要我投降,有病吧!<br><br>“其实吧……”<br><br>何昌期话到嘴边,想起方重勇此前的提醒,没有多事,顿时闭口不言。<br><br>他是来汴州打前站的,不是来这里吐槽李宝臣的。方重勇当初可是承诺过,要给宝臣大帅捧场,投靠他当马仔的!<br><br>现在直接翻脸不认人,宝臣大帅感受到自己被愚弄,要找方重勇算账其实也是人之常情。<br><br>之所以还没动手,不过是因为洛阳城内的事情,李宝臣还没摆平。一旦他整合了河北叛军,搞定了洛阳城内的杂事,估计就要带着兵马出洛阳向东掠地了。<br><br>跟方重勇正面较量是必然的。<br><br>“郑判官不用担心那头蠢猪,不过是那个什么……哦,冢中枯骨而已。”<br><br>何昌期随口打哈哈说道,便不再言语,双目盯着河面。今日不仅渡口被清场,而且河面也被清空,不允许其他船只在此逗留。<br><br>忽然,郑叔清用胳膊顶了一下何昌期的胳膊,压低声音询问道:“永王的兵马有多少人?”<br><br>“多少都无所谓,一兵一卒都不许离开齐州!”<br><br>何昌期凑过来随口应付了一句。<br><br>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得意,就好似方重勇当初打脸永王李璘,是他亲自动手的一样。<br><br>方重勇对于李璘提的要求很明确:你的幕僚都可以来汴州,都可以安排职位,但军队不能来汴州,一兵一卒都不行!<br><br>永王麾下兵马不得离开齐州,必须作为州县团结兵存在,是方重勇对李璘提出的一个“硬性要求”,不同意就散伙。<br><br>他要这么玩的原因也很简单:你手下的兵马到了汴州,那我怎么安排我麾下人马?<br><br>银枪孝节军是要当禁军的,你那些烂番薯臭鸟蛋来了,我这个节帅要怎么安置这些人?难道我还要跟你手下的杂鱼分润兵权不成?<br><br>当然了,作为交换,方重勇承诺不会撤换这支军队的主官,不会大规模清洗军中的中低级军官,保证齐州军队的基本完整性。<br><br>永王李璘>>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渣男死遁逃婚?我烧灵堂杀穿侯府!克系执法官全家读我心声,真千金一脚踹一个被冤四十年,重生七零不追了开局投资百万天骄,我靠返利成大帝!倒反天罡,我家王后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