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还是太宗时期的禁军。那不是什么大问题,杀出皇城,杀散那群兵变的丘八就行了。<br><br>长安虽然会乱上一阵,但很快就能消停下来。<br><br>可如今的禁军,才训练了几个月,都是长安本地招募的商贾子弟,市井之徒。他们现在能够临危不乱,听从指挥没有逃跑和一哄而散,已经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br><br>颜真卿估摸着,应该是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家人就住在城内。他们担忧叛军胡来,所以根本不敢乱跑。<br><br>只不过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是极限了。<br><br>指望这些新兵蛋子跟控鹤军那些刀口舔血的丘八们厮杀……结果就在春明门大街上摆着呢。<br><br>成为尸体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穿着红色禁军军服的那些倒霉蛋就是榜样。<br><br>“从西内苑出玄武门,直接去咸阳,然后紧闭城门固守。<br><br>颜相公和百官们可分头自去,郭某还要去大明宫救驾。<br><br>言尽于此,请多保重。”<br><br>郭子仪对颜真卿抱拳行礼说道。<br><br>“好!好!<br><br>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br><br>今日见识到郭将军对国家忠心耿耿,颜某深受感动。”<br><br>颜真卿老泪纵横,躬身对郭子仪行了一礼,已经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br><br>“颜相公不必多礼,郭某这便去了,您多保重。”<br><br>说完,郭子仪转身独自离去,召集自己的亲信部曲去了。<br><br>禁军现在虽然大多是没怎么经过训练的废柴,但里面还是有一些原本属于郭子仪麾下部曲的边军人员,现在已经普遍都高升了。<br><br>把他们集中起来,估计还可以凑个大几百人,未尝没有力挽狂澜的机会。<br><br>当然,郭子仪计划中的力挽狂澜,说的是把李琩接到咸阳县暂避锋芒。<br><br>长安这情况,大概也只有太宗来了,或者方有德本人来了,才能收拾吧。<br><br>其他人是没办法了。<br><br>郭子仪走下城楼,他拔出横刀,对着一众丘八大喊道:“凉州的老兄弟跟着郭某走!去大明宫救驾!”<br><br>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陆陆续续只有十多个禁军军官走了出来,其他人对此都是无动于衷。<br><br>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是后面招募来的新兵,而是当年就在凉州服役,就在郭子仪身边当差的“老兄弟”。<br><br>就这?<br><br>郭子仪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失望。<br><br>武将本就该忠于国家,忠于朝廷,为国尽忠。<br><br>这便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道理。<br><br>但现在,很多人已经改变了初心。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小命更重要一些。<br><br>在杀气腾腾的控鹤军丘八面前,他们缩了,不愿意为朝廷卖死命了。<br><br>他们觉得,不值得!<br><br>“愿意走的,就跟郭某走。不愿意走的,随意!”<br><br>郭子仪气哼哼的朝着西内苑含光殿而去,那里有一条狭长的巷子,尽头有一个小门,可以直通大明宫紫宸殿。<br><br>这条小路,也是当年高宗时期,中枢重臣去找高宗或者武后秘密商议大事时,所走的“绿色通道”。<br><br>而紫宸殿北面,就是重玄门,可以直接出长安城了。<br><br>希望能赶得及,郭子仪在心中默默念叨。<br><br>等救出李琩后,一起退到咸阳,再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至于能召集到多少人,他心里一点都没底。<br><br>对大唐忠心耿耿的方大帅,一手带出来的亲军,居然成了带头兵变的匪军。<br><br>郭子仪心中难掩悲痛。<br><br>那十多个老部下跟在他身后,身影看起来多少有一些苍凉和悲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