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找了。”
方重勇轻叹一声说道。
这一叠卷子,如果以“合格”的标准来说,几乎都是合格的。只是精通军略的人,几乎没有。
“一州一县,也是需要人治理的嘛。官家莫要嫌弃他们。”
严庄“好心”的建议道。
“贡院没有搜身吧?”
方重勇忽然想起严庄此番来这里的正事,不以为意的询问道。
这是立威的大事,却也只是政权巩固的一件小事。改良科举制,拓宽上升渠道,与发展生产同样重要。哪一头都要兼顾。
“没有,就等着官家几个时辰以后去抓人呢!”
严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进门的时候搜身,搜到夹带的,乱棍打出也就罢了。但出门的时候搜到夹带,那性质可就严重了。
这招引蛇出洞,就是要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放松警惕。等他们考完身心俱疲的时候,再将其一网打尽!国家的威严与威信,就是这样一步步树立起来的。
“考题换过了么?”
方重勇继续追问道。
“换了,今日清晨,下官亲自去换的。雕版印刷就是好啊,只需要提前预备一份雕版,昨夜加紧印出来即可。”
严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他就喜欢看到某些人气急败坏,又奈何不得自己的模样。
“做得好,这次的考题,就算把从前大唐科举要用到的书,全部搬进考场,都不会有任何作用。
本官这次,就是要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
方重勇微微点头道,对严庄执行计划的态度很满意。
……
贡院内,每一个考生,都在一个固定小隔间内。不能吃饭,不能上厕所。题目都是大题,做完一题交一份答案,才能领取下一题。
肯定有人会问,如果要上茅厕怎么办?答案是,交完一题答卷后,便可以上茅厕。如果实在来不及,那就……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了。
贡院内答题的考生之中,有个叫杨绾的人,此刻他正紧张的等待发卷子。
第一道题,以泰山为题,作诗一首。
这对于他来说,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
因为杨绾本就是基哥还在时,准备参加科举,并且极有信心能拿下进士科的考生。
但正当他准备考试时,皇甫惟明河北起兵,当年科举取消。
杨绾出身弘农杨氏原武房,家学渊源。祖父、父亲都是当官的,在朝中人脉极为深厚。他本人也颇有文采,要是按照以前唐代科举的规矩。
他闭着眼睛都能中。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他原本的官场关系网,全都用不上了。又不能行卷,PY交易也不可能了。
换句话说,得靠自己的真本事。
不过这样也好,杨绾是自信的人,觉得这种公平的规矩,正好显示出自己的本事!第一道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交卷了。区区写诗,哪里能难倒他!
马上第二道题发了下来,上面也只有一句话:
在不加农税的情况下,如何为国聚财,至少提出三种以上的办法。
这尼玛怎么搞?看到这题,杨绾有点懵。
他硬着头皮胡乱写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写完以后又看了一遍,只觉得通篇废话,都是类似于:因为价格很高,所以在市面上卖得不便宜之类的废话。
洋洋洒洒一大堆,却又言之无物。
他长叹一声,将第二题交了上去。不过杨绾想起科举的告示,上面说的是“以长取材”。
换言之,某一题答得很烂不要紧,只要有一题能答得好,就能进入后面的面试环节。
杨绾终于还是恢复了一点信心。
他拿到了第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