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朱棣借着白沟河一场好风, 火攻战胜了并不菜的李景隆,之后追击至月漾桥,李景隆单骑走德州。
我们重新看一下地图。
朝廷的溃兵如今分为了三个部分, 郭英、平安等人退到了真定, 徐凯退到沧州,李景隆在德州。
大致是一个倒三角的形状, 又回归了最初的模样呢。】
一路听到了这里, 本是边缘人物的李景隆, 不禁昂首挺胸,左右顾盼, 尤其顾盼了夏原吉一眼。
也是这么一顾盼,他才发现,周围的人, 竟然都没有看他,而是都同他一起, 看向了夏原吉。
显然,这里的每个人, 都期待着夏原吉在见到那幅曾经令他们大为震惊的地图时候,震惊的模样。
然而结果令他们失望了。
夏原吉低着头, 一时嘟囔“内阁”, 一时嘟囔“劣币”, 一时又嘟囔“发改”,牵扯他注意的东西太多了,叫他浑浑噩噩,不知今夕是何夕。
什么啊。
大家的优越感,瞬间变成了失望感。
他们突然之间,开始怀念起茹瑺来了。
下回, 还是让茹尚书再进来吧。
他们也不是不可以将茹尚书,接纳成自己的小伙伴。
【朱棣一番考量后,做出了继续追击李景隆的决定。
一方面,一次强力的追击行动,是很关键的。胜利一方可以通过战略追击扩大战果,或者迫使对方延长撤退时间,或者迫使对方再次交战。
另一方面,朱棣的战略目标,还瞄准了囤积在德州的大量粮草,以及该地区附近的人口。上回李景隆在郑村坝送来的东西不错,用过的燕军都说好,老板大气,那就再来一回吧!】
刚刚还昂首挺胸的李景隆,重新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傅友德点头:“不错,追击可以更多地消耗曹国公的有生力量,正符合燕王歼灭战的战略目的,即便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有损耗,燕王也可以通过投降的士兵,补充自己的耗损。”
郭英此刻亦是开口:“之前没有太多我的战斗描述,想来,我的左军兵力,损耗恐怕不大,追我,不如追曹国公。”
底下头颅的李景隆,开始夹起尾巴。
“至于徐凯,”耿炳文也加入了讨论,“他的兵应该最少,大输一场的他,恐怕已经无法再单独对北平发起攻击了。既然如此,暂时放在那里也无所谓。”
众位将军们,都分析完一轮了。
这时候,夏原吉突然惊醒,啊了一声:“曹国公给燕王送了什么?”
“……”大家看着夏原吉,心想,你装得好像哦,你是不是和曹国公有仇,故意装成反应慢的样子,来给曹国公上眼药。
大家顿时想到了刚刚自己对着夏原吉虚空握刀的模样。
心中一时警惕起来。
这家伙,上完了曹国公的,不会要开始上我们的了吧?
这时,李景隆在一片静默之中,含泪说了句:
“臣给燕王送了顶白帽子。”
【白沟河一战打完,是4月25号。
4月27号,朱棣决定追击德州。
5月7号,在德州的李景隆探知到朱棣来追击,感觉守不住,带着兵又撤。
5月9号,朱棣的人追进了德州城,获粮储百余万,搜罗官民,准备打包带走。
到了此处,记载出现了分叉。
杨士奇为朱能所写的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