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布衣枭雄 > 第二十二章 治国十策

第二十二章 治国十策

不淡道,“呵呵,我对这位神童外貌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能够吟出四句神作的,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年轻人之手。”

    郑严明的意思很直白,望月四句的精髓,以他们大儒来看,必定是阅历丰富,并且是那种胸怀天下的大家,只有这种大家才配得上望月四句。

    像苏祁安这种小年轻,也配?

    “小年轻又如何?我朝立国300年,像苏祁安这种青年才俊,不知多少,哪怕是少年神童也有一指之书,做的政绩,吟出的诗句,可谓千古流传。”

    “仅仅以外貌、年轻为由,便心生质疑,严明你的心胸太狭隘了,难怪在翰林院这么多年,也只是一介编载,迟迟未进一步,可惜啊。”

    如果说林苑之先前的话,郑严明海还可以保持一份淡定,那最后的这句话,直接戳到他的痛点。

    郑严明面色一冷,想要发作,但还是忍了下去,冷眼扫了林苑之,冷声道。

    “哼,严明在翰林院在如何,也比你退休多年要强得多,如今的翰林院可不是当年你在时候那般迂腐,老林,到了古稀之年,操心的事就放一边,可别千万操心太多,哪天就去了。”

    “老夫身子骨如何,不用你挂念,安心做你的监考官,最好别乱来,否则这后果,怕你落个晚节不保。”

    “呵呵,是吗,那多谢老林提醒了,既然你如此看重这位神童,那咱们拭目以待吧。”

    郑严明说完,便闭口不言,开始闭目养神,林苑之同样如此。

    坐在中间的魏震堂从始至终都没插话,只是面带笑容,笑呵呵的回过头,目光一转,落在下方,陷入沉浸的苏祁安身上。

    目光闪动,谁都看出去他在想什么。

    下方,正奋笔疾书的苏祁安,脸色平静,目光一行一行的阅卷答题。

    经过两个多时辰的答题,这次的考卷基本过半,接下来的题目,虽然有些难度,但问题并不大。

    县试科举,除了考验答题正确率,更重要的却是后面几卷的自省答题。

    说直白点就是,出一问题,根据自己的见解,给出答案。

    这种答题方式,没有固定答案,考验的更多是格局思路。

    而且每一次的题目问题都不一样,但归根结底大概就是,问对朝廷最近出的政策、边境的纷争、百姓生存土地等等。

    这类问题,格局都很大,相当于把自己带入一方主政官,对当地的一切如何执政。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