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不用。”尼尔笑着摆摆手:“我已经给她们送去一些钱,足够她们把房子重新装潢一下;
我跟您说这事,就是想听听您的意见,如果奥兰治派确实不愿意配合,我们应该怎么做?”
奥兰治派不愿意配合?
杰拉德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起来:
尼尔会这么说,就说明、他已经试着去说服奥兰治派了;但很显然,奥兰治派强硬的拒绝了此事!
那么…他该怎么回答?
鼓动尼尔报复奥兰治派?还是拍着胸膛表示、愿意去说服约翰德维特?
想了想,他再度试探道:“我们就抢先抨击他们,不能为人民着想?”
“合适吗?”尼尔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合适!再合适不过了!”看到尼尔这个表情,杰拉德一下子有了底气:
“现在物价一直上涨,人民的日子是多么艰难?
阿方斯先生怀着莫大的善意,要跟我们合作、向我们开放丹麦海峡;
可奥兰治派呢?他们为了继续拥有荷兰分会、发国难财,不惜牺牲所有人!”
“听起来,很有道理啊...”尼尔眨了眨眼睛。
“那是必须的,我这是句句肺腑之言!”
杰拉德拍了拍胸膛:“我们决不能允许他们,在这个时候发国难财!”
“说得对!”尼尔举起酒杯:“那么,我们应该联合更多的朋友,帮助人民才对。”
“更多朋友?”杰拉德一愣。
“没错,更多的朋友!”尼尔点点头:“您没有发现吗?人民总是在物价上涨的时候,购买更多的商品。”
尼尔这话,自然是符合事实的。
人民手中的钱并不多,自然得精打细算、把每分钱花在刀刃上;
可什么是刀刃呢?显而易见,就是能够钱生钱的东西:比如说生意,比如说...投资;
而刀刃以外的消费,除了必要的吃喝,没人舍得花太多钱。
但是,如果这时候,平日里不怎么需要、但总有一天需要的东西,它涨价了呢?
几乎每个人,都会第一时间关注,然后还是盘算它的预期。
打个比方,现在胡椒涨价10%,市场预期是再涨半年,最高可能涨价30%;
现在有两家人,都得到这个消息,a一家是农民,b一家是商人;
其中a一家是一个月买一次胡椒,目前家里的胡椒只够用半个月;
b一家则是半年买一次胡椒,目前家里的胡椒足够用三个月;
那么,这种情况下,两家人会怎么办?
答案就是:a、b两家,都会抓紧时间,都买上足够半年用的胡椒。
为什么呢?
因为a没钱,他不愿意承担更高的胡椒价格,为了对抗涨价预期,他只能多囤货、扛过涨价期;
而b虽然有钱,但也不想当冤大头,所以也提前几个月进行采购胡椒;
杰拉德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他略作思索,眼睛滴溜溜的转了起来:
“您是说,我们不但要涨价,还得放出更多的新闻,说还会继续涨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