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娜夫人便把英国人放上牌桌:
“没错,按照您的想法,他们兴许可以维持住局面,不至于在英国人的兵锋下、迅速落败;
但这是我们想要的吗?并不是,我们要的是伸张正义,让他们彻底消灭邪恶的英国人!
所以,我们必须壮大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围住英国的士兵、彻底歼灭他们;
依我看,仅仅是维持住场面,就需要至少五千人,如果要把英国人的舰队也赶走,至少还要七千人;
另外,英国人在战败后、也未必会善罢甘休,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补给、让他们坚持到谷物收获的时候…”
这一次,又轮到高乃依不满意了。
原来还只是说一万人,现在变成五千加七千,那不就1.2万人了?
还有,本来只是五个月时间、说是坚持到明年春天;现在又变成丰收后,那就是九个月以后的事了…
这么算下来,军费预算不得飙涨到一百万荷盾以上?别说是西班牙人,就算上帝来了,荷兰也不会给这么多!
不过,苏珊娜夫人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与其白白花掉几万荷盾,倒不如多出一点、让他们拖住英国人的舰队,好歹还能听个响?
想到这里,高乃依便稍微让了一步:
“这样吧,五千人确实不
太够,但七千人肯定够了;他们可以先灵活的利用地形、把英国人的陆军消灭;
等休整过后,再集结充足的兵力、去打击英国人的舰队;这样一来,两个月虽然不够,但四个月总是够的。”
这样一来、他就把预算从15万让到了40万,而预期的分摊费用、也从2-3万上升到4-5万,可谓提升巨大。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苏珊娜夫人认可了他的方案,却提出了远超他想象的分摊比例:
“那就让爱尔兰人试试看吧,我们也希望、他们能用最少的损失、消灭更多的英国人;
考虑到这是一项正义的事业,我们也愿意参与进来,这样吧,我们各自出一半、如何?”
一半?!!
那就不是4-5万荷盾了,是20万荷盾啊!就是上帝来了、也没得商量!
高乃依几乎想都不想、就把头摇成拨浪鼓:“抱歉,我们愿意支持正义的事业,但我们给不了那么多。”
“嗯?”苏珊娜夫人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如果不出钱,您打算怎么支持他们?靠口号么?”
“不不不…”高乃依眼珠子一转、便给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阿方斯先生之前就说过,他原则上不过度干预他国政治,也不希望他的人过度干预他国政治;
而我们、现在跟阿方斯先生就是自己人;而阿方斯先生的原则、也就是我们的原则;
因此,我们愿意支持正义的事业,但仅仅是以朋友的角度帮忙,我认为…10%是最合适的。”
如果高乃依敢直接说10%,苏珊娜夫人都敢动手扇他!
但、他把阿方斯拿出来了,还拿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至于苏珊娜夫人都无从反驳…
想一想,既然无从反驳,苏珊娜夫人就干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