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他见到李东来进来,讪笑着站起身:“李主任,条件简陋,还请您不要见怪。”
李东来摆摆手:“简陋就对了,张师傅,你的办公室要是窗明几亮,一尘不染的,我还不敢进来呢!”
“对对对,咱们是工人嘛,就得有点工人的特色。”梁拉娣连连点头,拉开椅子,请李东来坐下。
李东来端起搪瓷缸子,小口喝了一口,你别说,有阵子没有喝过高碎了,这味道还真是不错。
张师傅和张洪明这个时候,都用期待的目光看向李东来。
“李主任,您为什么不愿意在全行业内推广半自动化设备?”
最终,还是张洪明忍不住了,迫不及待的问道。
就在刚才,趁着休息的空挡,他已经盘算过了,只是全京城改用半自动化设备,每年就能够多创造几百万的财富。
李东来喝了一口茶,轻轻放下搪瓷缸子,并没有回答张洪明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张洪明同志,我问伱,咱们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像自行车,暖水瓶,搪瓷缸子之类的,都卖给谁了?”
“当然是人民啊。”张洪明虽不是统计人员,也清楚一些现状,点点头说道:“大部分是卖给了城里面的工人,也有一小部分卖给了乡下的社员,毕竟社员们大多比较贫困,没有太多的钱。”
“要是卖不掉呢?”李东来追问。
“卖不掉....怎么会卖不掉.....”张洪明话说一半,脸色骤然一变。
现在物资匮乏,像粮食之类的,采用票券制度,确实可以避免哄抢。
但是像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之类的大件产品,就算是不用票券,也没有太多的人买得起。
张师傅皱皱眉头插言道:“卖不出去,可以降价啊,咱们使用了半自动生产线之后,人力成本降低不少,价格也能便宜一点。”
“对对对,只要降价,一辆自行车卖三十块钱,我就不相信人们会买不起。”张洪明赞成道。
李东来呵呵一笑,道:“其实在咱们的工业生产中,人力成本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最大的成本还是原材料,是技术成本。”
“所以,只是单纯的采用半自动化生产,并不能大幅度的降低产品的成本。”
“与之相反,半自动生产需要的人力少了,从社会上招募的工人相应的也就少了,人们找不到工作,就拿不到工资,咱们就算是生产出再多的设备,卖不掉,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年月采用的计划供销,人们普遍认为日子过得苦,是因为物资比较匮乏,并没有通盘的考虑问题。
张师傅和张洪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两人一时间竟然懵逼了。
他们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但是又讲不出来。
就好像李东来刚才是在理直气壮的胡说八道一通,而他们偏偏又找不到他胡说八道的证据。
梁拉娣也皱起了眉头,问道:“李主任,照你这么说,咱们永远都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