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过头去,看到是自己的工友李明浩:“老李,你也请假了?”
“那是当然,我听说今天咱们车间一大半工人都请假了,幸亏咱们请假得比较早,那些后来去请假的,被车间主任熊了一顿。”李明浩幸灾乐祸的说道。
“是啊,今儿百货商店卖的可是电动自行车,只要拧动电门,就会自己跑,最适合咱们这些在煤炭厂工作的同志了。”张兴明点点头。
煤炭厂因为需要将木材烧制成木炭,生产的时候,需要排放出滚滚黑烟,所以解放后被迁到距离京城二十多里地的荒野地带。
这下子就给那些家在京城的工人出了个大难题。
虽然煤炭厂也提供宿舍,但是在十几个人一间的宿舍,充满了打屁味,腐朽潮湿味,臭脚丫子味,哪里有回家抱着媳妇儿睡觉来的舒服。
于是很多工人都选择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二十多里地骑自行车也就是半个小时,看似浪费不了多少时间,但是从京城到煤炭厂,是一路上坡,等工人骑到厂里面,已经累得半死了,哪里还有力气干活。
特别是每天都需要往返一次。
所以煤炭厂的工人听说了今天京城百货商店开售一种不要蹬脚蹬子,就能自己跑的自行车,自然很感兴趣。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八点钟,负责开门的售货员同志看到外面围了那么多人,一时间竟然不敢打开门锁了。
最后还是派出所的同志在旁边帮忙维持秩序,让顾客们都排好队,售货员这才打开了门。
上万顾客拥挤着进到了百货商店里,等看清楚店内的场景时,顿时都倒吸一口凉气。
不知道何时,百货商店一楼原本售卖副食的柜台被挪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主席台。
主席台上摆着一辆用红绸布搭着的电动自行车,旁边还站着几位身形健硕的男同志。
“这是干什么的?”
“不知道啊,为什么要将电动自行车,用红绸布遮掩?”
“我听说在港城那边,人家开售新玩意,都是这样搞的。”
.....
此时站在“后台”的李东来听到群众的议论声,顿时哭笑不得,无奈的瞅了老巴一眼。
按照李东来原本的计划,百货商店开售电动车,跟他这个实验室主任并没有任何关系,他还得趁着闲暇的时间规划实验室的下一个研究项目。
但是老巴这位阿斯利家族第三顺位继承人,却突发奇想,表示电动自行车,实际上要算是轧钢厂实验室对外发布的第一款高科技产品,建议李东来趁机搞一个产品发布会,应该像欧美那些大财团似的。
老巴的建议立刻得到了轧钢厂实验室其他核心人员的同意,其中最支持的要数张青翠了。
这阵子,轧钢厂实验室开始转型,陆续收购了调料厂和自行车厂,张青翠的职务也发生了变化,从轧钢厂实验室的大总管,晋升为了专门负责实验室产品推广的科室主任。
张青翠在接受了新任务后,为了不掉链子,特意跟大学内的教授,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虽然这年月国内还是计划经济,但是对于商业推广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毕竟在五十年代的火车票上,可是有能打广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