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一十九章 灵活的红线

第四百一十九章 灵活的红线

定不动的。

    像王安石那样,能在朝堂上长期担任宰执的是非常少见的例子。

    一般宰相能做三年,就算是深得信重了。

    所以,每个在任宰执都得在任上就好好想想,自己离开朝堂后,谁来接替自己的事情?

    安丞顿时就笑了起来:“子宣言重了,言重了。”

    “只是在下人微言轻……”

    曾布一听,立刻秒懂,连忙道:“若厚卿公,能助在下一臂之力。”

    “那么来日,若厚卿公需要在下的时候,在下愿效当年荆国公与康国公故事。”

    韩绛和王安石两个人在熙宁年间,你辞相推荐我,我辞相推荐你,如今在政坛上,无人不知。

    安丞听着,露出笑容:“子宣言重了!在下尽力试试吧。”

    ……

    赵煦这个时候,正在专一制造军器局内,观看着燕援带队组织的新型神臂弓试射活动。

    数十名魁梧的御龙直,站在靶场上,集体用脚给神臂弓上弦。

    然后,一一抬起来,瞄准前方箭靶。

    噗噗噗!

    弓弦震动之声,不断响起,一个又一个靶子,被特制的破甲箭头打的粉碎。

    赵煦看着,始终保持微笑。

    “沈提举,此弓如今每月可产多少?”赵煦回头问着侍立在旁的沈括。

    沈括答道:“奏知陛下,臣等奉陛下旨意,在专一制造军器局中,设立弓弩司,以陛下之命,命匠人专则一事,赖陛下之智,如今弓弩司所产神臂弓教过去大增。”

    “旧法一月,不过能产百余,采用新法之后,神臂弓每月已能产三百有余。”

    “善!”赵煦微笑着点头:“卿等皆为国立大功矣!”

    一个月三百余把改进型神臂弓。

    一年就是将近四千把!

    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大宋目前需要了。

    “朕自不会亏待,上下诸卿!”赵煦说着,就让冯景上前,宣读了他拟好的旨意。

    沈括减磨勘一年,赐蜀锦数十匹,加职钱十千,弓弩司官员,皆减磨勘两年,有关工匠,月俸增加一贯。

    顿时,所有在场的官吏,纷纷跪下来谢恩。

    沈括更是趁着谢恩的时候,拜道:“臣乞陛下为新弓赐名!”

    他记得很清楚的,先帝是最喜欢给各种各样的事情赐名的。

    譬如神臂弓之名,就是先帝御赐。

    此外,沿边各路的所有新建寨堡,也皆是先帝御赐。

    父子一体,沈括感觉这位应该也很喜欢赐名。

    赵煦听着,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朕就赐其名曰:克敌吧!”

    “愿其于沙场上,尽破我大宋之敌!”

    “臣等谨奉旨意!”沈括再拜。

    这个时候,石得一悄悄的从人群中,走到赵煦身边,低声说着:“大家……”

    赵煦和他早已有了默契,立刻侧耳过去,石得一于是附耳道:“方才探事司来报,户部尚书曾布似乎在樊楼上,约见了同知枢密院事安焘之弟安丞。”

    赵煦点点头。

    在他掌握了探事司后,朝中有几个大臣的公开行踪,就一直是他对探事司的要求必须掌握的东西。

    曾布这个在他上上辈子,最后背刺了他和章惇,将赵佶扶上台的二五仔自然是重点监测对象(真不是因为曾布在日记里造他谣!)。

    当然了,赵煦也只是要求知道,这些人的公开行踪,其他东西就没什么兴趣知道了。

    但就算是这样,赵煦也知道了不少人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石得一却继续说道:“那个安丞,前些时日曾去过永泰坊。”

    赵煦这才正色起来。

    周围的人,看到这个样子,也都识趣的退开了一些距离,免得听到一些不该听的东西。

    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然后问道:“汴京城有和永泰坊相关的谣言吗?”

    石得一摇摇头。

    赵煦明白了,于是吩咐道:“不必管。”

    虽然说,大宋祖制,禁止宰执大臣私下密切来往。

    可是从立国开始,宰执大臣们就一直在密切往来。

    好多人还是儿女亲家,甚至是父子、翁婿接替为宰执呢。

    所以,这个所谓的祖制,其实都只是需要用的时候,才会被人想起来,当做罪名。

    不需要的时候,基本没有人管。

    就像现在,因为赵煦比较注意这方面的事情,所以宰执们都会隔一层。

    幕僚、子侄、兄弟,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传话筒。

    皇帝也不可能真的禁止他们之间有任何往来——这样的话,也就不要做事了。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神豪:从家族企业快破产开始!怪物们的密教准则从皇宫禁军开始,分身遍御天下只想让女主摆脱渣男的我,竟成了牛头人?殿下来自百年后昭华莫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