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五十八章 仕途高歌的苏轼

第五百五十八章 仕途高歌的苏轼

/>     其中影响最大的人是晏几道,居然在十天内,写了四首词,称颂苏轼的登州鱼干。

    而且每一首都是在汴京名妓的见证下,在那勾栏里一边吃海鱼干,一边抱着美人写下来的。

    一下子满城风雨,登州鱼干在几天内,就被全开封府的人都知道了。

    便是那些贩夫走卒,也知道了,登州的鱼干便宜又好吃。

    最后,就连一直隐居江宁的介甫相公,也出来凑热闹。

    写了一首词,遥相呼应。

    甚至还改了苏轼的菜谱,推出了更适合江宁宝宝体质的红烧登州鱼干。

    还亲自推广,写信告诉其他人——大家都试试看,老夫吃了,很好吃的。

    当时,张璪就已经感受到危机了。

    因为登州鱼干,从此供不应求,大赚特赚。

    苏轼的政绩,也蹭蹭蹭的往上涨。

    甚至带动了登州附近的莱州、密州等地,也开始了大佬特捞,晒制海鱼干,然后统一冠名:登州海鱼干,销往各地。

    今年开春后,这个势头更加无法阻挡。

    登州那边甚至出现了好几个专门制造渔船的船厂,用的还是金明池里那个用来修龙舟的大奥的技术。

    四月份,苏轼写词,对章惇大加吹捧,五月,章惇的回应就来了。

    两人的诗词,全部被汴京新报、汴京义报,全文刊载,传唱汴京,然后轰传天下。

    上个月,苏轼的那首诗也是一样。

    以至于,现在汴京的孩子,都知道登州产盐,而且很便宜!

    如今,苏轼在登州,又要搭上国家恢复蚕盐法的东风。

    一旦蚕盐法落实,登州的海盐、鱼干就会乘着这股东风销往天下各路。

    到了那个时候,苏轼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当代的循吏代表。

    苏轼过的越好,他张璪就越有危机感。

    没办法!

    谁叫当年,他做的事情,实在太下作了一点呢?

    韩绛听着,点点头,对张璪的处境表示理解。

    这都是乌台诗案惹出来的祸!

    而张璪是深度参与乌台诗案,而且恨不得让苏轼去死的那几个台谏官之一。

    甚至,当年张璪为了和苏轼划清界限,还公开烧掉了苏轼送给他的文章《稼说》。

    若是一般人,做这样的事情,可能还有转圜余地。

    苏轼将来功成名就,甚至还可以故作大度,一笑了之。

    这个事情的关键就在,张璪和苏轼关系很不一般。

    两人在乌台诗案前,既是同年,也是同僚,还是知己好友。

    曾经一度要结儿女亲家。

    这事情一闹,儿女亲家自然成不了。

    两人之间更是反目成仇!

    苏轼去年起复回京的时候,张璪派人去请他登门还写信致歉,希望得到原谅,却被对方无视。

    这些事情,韩绛略有耳闻。

    所以,他知道张璪的诉求了。

    拦一栏苏轼的升迁!别叫苏轼升官太快!

    可问题是……

    这事情是他能拦得住的吗?

    也不想想,苏轼的诗词,为什么一出来就立刻轰传天下?

    这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

    此外,蚕盐法到底是个什么由来,韩绛自己心里面是明明白白的。

    没办法,韩绛只能道:“邃明啊,这样吧。”

    “等到今年官家圣节,苏轼回京述职的时候……”

    “老夫请张安道、苏子容出面,在老夫府上摆上一桌,将苏子瞻请过来……”

    “届时,酒桌之上一笑泯恩仇!”

    正好,韩绛听说,苏颂最近和沈括走的很近,两个人甚至有几天都是‘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而张方平、苏颂都是苏颂的长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三国:我不是刘封龙族:路明非不想当夜之城传奇蒸汽朋克世界归来的鸣人一世冰神断绝关系后,我继承了镇北王换婚病危世子,她一胎三宝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