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重修,几经易名,先后曾名为“大德桥”、“云津桥”,为纪念康熙派赵良栋在此打败吴三桂而更名为“得胜桥”。
得胜桥联结盘龙江两岸的金碧路和拓东路,二十世纪初,伴随着滇越铁路的修建,法国政府逼迫清政府将塘子巷、巡津街、得胜桥片区设为对外商埠,此后得胜桥上行人来来往往,汽车、马车、人力车络绎不绝。得胜桥西岸有两座桥头堡,这两座桥头堡刚刚建好没几年,因为三十年代yn省主席龙云意图加强城防,便在昆明修建了一批碉堡,这两座桥头堡就在其中。它们高三层,占地十余平米,砖木结构,土黄外墙,因为得胜桥紧邻滇越车站,是外地进入昆明城的交通要道,平时有税吏驻此征税,到战时则将由士兵据此守桥,巩固城防。
为了不被集园的人发现,“三剑客”躲在桥头堡背后的阴影处,他们等了好久,一直没有看到玉兰,他们猜想玉兰出门不易,已经做好了苦等一夜的准备,倒也并不着急,预备若是等不来玉兰,便再想其他的办法跟她见面。“三剑客”不知疲倦地默默观察着往来人群,搜索着玉兰的身影,时间一点点流逝,一直等到过了午夜,玉兰都没有来。
更深露重,虽没什么风,阵阵寒意仍旧让人不时打个冷战,把困意都驱散了,“三剑客”默默等着,彼此也没什么话,只是不时地跺跺脚,搓搓手。眼见着东边的天空逐渐显出灰蓝的颜色,胡承荫越来越不安,终于忍不住问:
“你们说咱们是不是来晚了?玉兰一早就来了,结果等不到我们,就回去了?”
胡承荫的话让贺础安也有些担心起来,陈确铮却始终不语,目光时刻不离桥面,随后露出了一丝笑容:那个单薄的身影终于在得胜桥上出现了。
随后胡承荫也看到了玉兰,兴奋地喊到:
“快看!她来了!”
玉兰站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