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不是给你起字了吗?百善孝为先,你的字就叫为善吧。”
李治小嘴微张,小眼睛变得细长,惊讶地望着李世民,二哥是这意思吗?我怎么一点没听出来,你确定不是敷衍我?
李泰又冲他挤眉弄眼的丢了个眼色,他撇了撇嘴,很敷衍地朝上拱了拱小手:“谢阿爷赐字。”
不管谁说啥,李世民就抱着孙子不撒手了,什么儿子、女儿平时都是无可替代,这工夫全变成可有可无了。
吃饭也抱着孙子,先喂孙子吃,自己吃凉的就行。
李泰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上前劝道:“阿爷,他早就能自己吃饭了,不用抱着,太溺爱了长大会没有规矩的。”
这话说的不好听,你跟谁讲规矩呢?规矩是谁定的,你知不知道?李世民眼睛一立:“不用抱?从现在开始我什么事也不干,就抱孙子。”
李泰一看这都急眼了,他也不敢再啰嗦,只好撇了撇嘴,无奈地退了下来。
李泰以为老爹不过就是说了句玩笑话而已,根本也没往心里去。
年关岁底正经的事情并不太多,就是各种工作总结性质的奏章和贺岁的奏章特别的多。
李泰一如既往地埋头苦干,真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通宵达旦地批着一千多份特别枯燥的奏章。
“二郎”云海走到桌案旁边,轻轻地唤了一声,李泰头也没抬地说道:“我知道了,我再批一会儿就去睡。”
“刚刚送往紫宸殿的奏章被送回来了。”
“哦,放下吧。”
李泰送过去的是一份来自百济的奏章,也没什么事,就是百济想派使臣过来当面向大唐皇帝恭贺新年,礼节性地先问问允不允许来。
这么简单的一份奏章,批得快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云海轻轻地放下奏章,抿了抿唇又轻声说道:“这个奏章连殿门都没进去。”
“嗯?”李泰疑惑地抬起头,定定地盯着云海,奏章进不去殿门,这事可不正常。
别说是奏章,就是太子的一寸纸条,下人也不敢不送进去,这是出了什么差错?
云海低着头,微躬着身子,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