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被一支军队给破坏掉了,那就是大唐出兵了,李世勣来到了郁督山下。
唐兵一到,咄摩支的人就慌了神,有的人主张赶紧逃跑,再不跑来不及了;
有的人主张联合山下那帮畜牲,大家好歹都是在草原上混的,合力同心去对抗大唐;
也有的人主张向大唐投降,有大唐做后盾,吃不上肉也有汤喝。
同样的陆清手下的人也分成了好几派,有的人主张悄悄离开这里,让唐兵和咄摩支互斗,咱们躲远点看热闹,等到残局再来捡个便宜;
有的人主张赶紧给唐直送信,让薛延陀派兵前来支援,万一唐军跟咱们动手,咱也得有所防范才是;
有的人主张抓紧把咄摩支拿下,到时候无论如何手里都有一个人质,把他交给薛延陀也好,交给大唐也好,都是一份功劳。
陆清谁的意见都不听,他是个懒人,懒得动地方也懒得打,就来个静观其变。
陆清也没办法,他已经尽最大的努力把这些人留在了郁督山,没让他们向大唐进范一寸土地。
既然唐兵到了,那就是是祸躲不过,自己能做到的就是不先出手,如果唐兵真的朝自己出手,那就打吧,反正唐军不至于输,自己也不怕死,这就叫命该如此吧。
李世勣带来的人一点不复杂,完完全全的全都是大唐的将士,目的也很单纯,就是要把咄摩支拿下。
至于陆清的那支队伍,除非主动来招惹,否则就采取装瞎政策。而陆清那个人,是在李世勣的寻找范围之内的。
李世勣刚到这里不久,先要驻营扎寨,了解一下彼此的情况再决定如何进攻。
李世勣发现咄摩支之所以选择来到这里,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里的确占有一定的地势之利。
李世勣来之前,曾明确地请示过太子,太子说过“降则招之,叛则讨之”。
虽然咱就是出来打仗的,但是能用不流血的方式解决问题永远都比流血的方式要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