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一边回忆复述,一边还有点不敢相信。
诸葛亮应声答道:“当然不会这么巧,但我安置好了巨达、文长后,想起这事儿,今早就找长绪(孙卲)、子羽(是仪)复盘了一下,查问了最新的情况,北路那手伏子,确实有点眉目了。
估计再有大半个月,最多个把月,肯定会有动静。子羽那边因为进展还不够大、不够确凿,没敢提前报喜。”
原来,在一个月前,诸葛亮对刘备“如此如此、将计就计”时,还献了另外半策,算是一着无本的闲棋,具体是这样的:
刘表不是拿曹操作为封江的借口么?
但诸葛亮料定,刘表肯定不敢明着得罪曹操,所以这个借口,估计只在荆州内部宣扬,甚至有可能都不敢主动宣扬,只是在竟陵、汉阳这两个封江的港口口岸县城被动使用一下。
所谓“被动使用”,就是不主动宣扬,只有在被封被截的商旅怨声载道、想要个说法时,才把曹操这块挡箭牌拿出来说事。如果没人问,甚至问的人档次资格不够,那就闷声封江不解释。
诸葛亮料定,刘表肯定也知道,这一借口迟早会散播出去,也有可能传到北方曹操的直辖领地。但只要做得低调、不主动宣扬、拨一拨动一动,那么这种风声的传播速度就会比较慢。
如果说刻意宣传的情况下,这些消息要半个月才能传到曹操的领地上、再有个十天才能被搜集、注意、传到许都曹操本人耳朵里。那么被动低调的情况下,可能两个月都传不出去,而传到曹操本人耳朵里,可能都三个月之后了。
到时候袁曹之间说不定已经撕破脸,黄花菜都凉了,一个过期没有时效性的消息,曹操听到也顾不上了。
没有时效性的情报,就不算情报。没有时效性的外交刺激,也不配算外交刺激。
可惜,刘表想低调,觉得只要低调拖延就无所谓。但诸葛亮却可以帮刘表高调,而且会探查刘表的真实想法,于是就有了后手。
刘备捋顺了前因后果后,连忙热切追问:“所以,这一个月里,子羽那边打探到了、刘表确实是被动拿曹操当挡箭牌?并未打算宣扬?而长绪那边,却顺利把这些消息,传到汝南了?”
诸葛亮终于得意笑了:“没错,正是如此,我让子羽负责打探消息、搜索分析民间商旅的反应和情报,确认我当日对刘表的推断,果然是准的!刘表的一切动作,全部与我的预期吻合!
而长绪那一头,也借着多次出使许都朝廷留下的沿途人脉,这一个月里又借故进行了一次拜访,但是没去许都,好歹是把我们要散播的消息散播出去了。相信曹操已经注意到了刘表对他的忌惮。”
诸葛亮说着,又把孙卲和是仪两人过去一个月里按他要求做的工作,详细汇报了一下。
孙卲这人吧,是刘繇麾下的扬州别驾出身,历史上原本被孙权收编了,最后在孙权称帝时,为了压制张昭,让孙卲过桥当了吴国第一任丞相,随后由顾雍接替。
虽说历史上的孙卲是个权力过渡的吉祥物,但能做到丞相位置上,至少说明他对于更换新主公后、如何获取主公信任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他知道新主公需要他来干哪类脏活,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