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舍弟诸葛亮 > 第328章 袁绍之死-下

第328章 袁绍之死-下

时候病死了,享年七十四。崔琰没了软肋,也就想逃回当年跟随恩师读书的北海郡不其山隐居。

    至于到了北海郡之后,刘备的人会不会去礼遇笼络,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历史上本该明年病死在邺城的前泰山太守应劭身上。

    历史上应劭是203年时病死于邺城围城期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围城期间粮食短缺、容易营养不良,又缺医少药。所以如果不是极端困苦环境的话,应劭的天然寿命或许还能再抗几年。

    应劭毕竟是前辈的学者型官员,他当年当泰山太守时,手下的副手郡丞正是诸葛珪,也就是诸葛瑾诸葛亮的先父,他跟诸葛家是有不小的交情的。后来是曹操的父亲曹嵩一行路过泰山郡时,被张闿截杀,应劭恐惧曹操报复,才弃官北渡投袁绍。

    所以应劭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五十好几奔六了。过去整整七年应劭都只是挂个散官职衔,闭门做学问,写了十卷《汉官仪》和几卷《风俗通义》,没有接触具体政务,都在整理自李傕郭汜之乱以来散失的朝廷礼仪典礼制度。

    这种有点道德追求的学者型官员,看到倒行逆施的暴虐行径,当然也不想再蹚浑水,想闭门做学问在哪儿不能做。而且他也是豫州汝南郡人,原本是看在跟袁家是同郡的同乡才来投的,现在豫州派全面被冀州本地派打压,他还留在这儿干什么

    历史上这个时候诸葛家的人一个都没混出头,应劭当然不会去跟诸葛家攀交情。但现在情况不同了,诸葛瑾诸葛亮在南方都是手掌一州实权的人物,应劭也就打算去南方避难。

    最后,还有一个豫州派的大佬,颍川郡的荀谌荀友若,在袁绍在世时,也被重用过,现在袁尚靠逢纪审配田丰掌握局面,清一色重用冀州本地人,荀谌思考再三,也决定去青州投袁谭。

    只有袁大公子会重用非河北的人!

    最终,袁家兄弟争权,袁尚虽然通过恐怖杀戮控制住了冀州西半部的局面,但也把外地籍贯的谋士、文官驱赶了个七七八八。

    郭图、辛评、荀谌直接投了他哥。应劭、崔琰分别去琅琊和北海关起门来做学问。

    历史上他只失去了两个有头有脸的文官人才、一个弃官,现在因为蝴蝶效应扩大到了五个。

    袁尚身边叫的上号的谋士和文官重臣,只剩下田丰、审配、逢纪、陈琳等等,另外作为亲戚的高干、高柔之流不能算在内,这些人本来就不会跑。

    不过好在冀州本地的军队还是被袁尚彻底掌握了,武将并没有出现哗变或者投袁谭。

    可能是因为如今还剩下的袁家武将都没那么道德洁癖了,已经官渡、东阿、仓亭三场惨败大浪淘沙下来,骨气硬的都死得差不多了。能活下来的或许更信奉拳头大就是硬道理,管你谁义谁不义呢。又不是个个武将都跟关羽赵云那样,决策前要先道德拷问一下。

    这种兵荒马乱的节骨眼上,这个结果也算是袁尚可以接受的了。只要掌握住了军队,文官损失一些就损失一些好了,官还怕没人做么。

    而在袁尚肃清内部,尽快掌权的同时,袁绍的死讯,也毫无封锁地快速传播到了曹操的占领区,随后通过幽州绕路迂回,传到袁谭那儿。

    曹操是在三月初八,在许都接到的河北急报,说袁绍终于死了。曹操顿时大喜过望,但也微微有些感慨,毕竟是跟他认识了三十多年的老对手了。

    袁谭因为道路不太畅通,反而比曹操还晚了三五天才知道,那天是三月十二。

    又过了四天,才传到东莱和琅琊郡,被太史慈鲁肃周瑜诸葛均等人所知。他们也不敢怠慢,继续加急传递回南方,通知诸葛瑾刘备诸葛亮。

    短短半个多月之内,天下为之震动。

    83最新地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觉醒每日情报面板,肝成万法真仙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开局差点被饿死只好逆境求生你有天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穿越北宋:捡个公主当老婆职场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