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三国之江山无限 > 第四十三章 国主初丧中原乱(2)

第四十三章 国主初丧中原乱(2)

驹面带微笑,“董贼倒行逆施,早已天怒人怨,不出半载,必争相伐之。”

    程昱问道:“府君何出此言?”

    “张温、皇甫嵩先后征讨西凉叛乱,董贼皆为下属,早对朝廷不满,故而养寇自重,扩张势力。先皇看到苗头不对,欲褫夺董贼兵权,更增其反叛之心。先帝驾崩,袁绍献计于何进,使得董贼领兵入洛阳,袁家之于董贼,有提携之恩,岂知董贼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袁家四世三公,权倾内外,心中岂能无怨?”刘驹看到二人点头,接着说道:“袁绍外奔渤海,整军经武,所为何来?不日登高一呼,门生故吏群起响应,伐董必然。所争者,权位也,所谓伸大义于天下,遮羞布也。”

    “若如此,”荀彧的叔父荀爽也被董卓征召入朝,常有书信来往,因此对朝局看的比较清楚,“请府君早做准备。”

    程昱也同意荀彧的提议,“文若所言甚是。”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好大的阵势!刘驹对于明年春天的伐董之战看的风轻云淡,不过是重在参与,博取些名声罢了,但这话不好说出来,于是说道:“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荀彧倒热切起来,“若是诸侯云集,以府君声望,定可领袖群伦,一战而定天下。”

    “不然,”程昱说道:“府君声望满天下,只得万民推重;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手挽重兵者不知凡几?一旦伐董,袁家必为盟主。”

    “仲德先生所言切中窍要也,”刘驹感慨道:“战事一起,泰山附于骥尾足矣。”

    “不错,”程昱点了点头,“泰山不可太早暴露实力,应预留足够的兵力留守地方,以免为人所趁。”

    “袁本初志大才疏之辈,”荀彧说道:“若为盟主,必难成事。我皇年幼,困于董贼之手,恐遭其毒手。”

    志大才疏?你老哥还巴巴的送上门去?(荀彧、郭嘉在诸侯混战之初,曾投奔袁绍,因不满袁绍的用人之道,才改投曹操麾下。刘驹腹诽了下,不过你的担心是多余的,董卓只想着挟天子令诸侯,还没自大到改朝篡位的地步,刘协的小命长着呢,嘴里却说道:“董贼虽狂妄,但不至于逆天下而大不为。皇上乃先皇血脉,如今尚有正人在朝,当无性命之忧。泰山,是时候整军备战了。”

    程昱点头说道:“不错,当严令将校,督促士卒,提高战力。”

    提高战力的最好最快的办法,是沙场鏖兵,通过血腥的搏杀,留存下来的士卒才是真正的战士;如今没有两军争锋的机会,通过军事演练提高战力,也是不二法门,刘驹略一思索说道:“传令下去,今后一月之内,以曲为单位进行军事演练,一月之后,以部为单位演练,两月后,以营为单位演练。获胜者重奖。”

    荀彧说道:“属下这就去召集将校,制定预案。”

    “文若,”刘驹拦住了荀彧,“军事演练,不设预案,两军对垒,各呈其能,如此才能快速提高战力。”

    “然则,恐士卒会有死丧。”

    “无妨,”刘驹笑道:“木刀、木枪替代真刀真枪,箭>>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柳无邪徐凌雪我到万界送外卖说她虚荣要退婚,真退了他又哭了史上最强师父大明不革命王妃玄门独苗,重生掀了王爷棺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