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清话事人 > 175 太后一句提醒,乾隆剑指江南

175 太后一句提醒,乾隆剑指江南

bsp; “来人。”

    “替朕找一份两广总督李侍尧的折子,大约是关于粤铁价格暴涨,供不应求的。”

    封疆大吏的折子,每一份都不容忽视。

    军机处很快就从存档中找到了,和珅亲自呈送。

    乾隆仔细阅读了两遍,脸色逐渐变的阴暗:

    “谣言、钢铁、流贼、斩杀朕的大将,这是有人在挖朕的江山哇?和珅,你说呢?”

    “奴才如梦初醒,这是有人要起兵造反,乱我大清!”

    “乱不了,朕风雨四十载,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乾隆自信满满,口述密旨,“调遣黑龙江马队2000,索伦锡伯800,即日起秘密南下,在通州接旨。诏令荆州驻防八旗,整备战船兵甲,随时准备顺江而下平乱。”

    “皇上,可有给江宁八旗,苏州八旗的旨意?”

    “不必了,他们是局内人。”

    和珅悄悄退出御书房,他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皇上是担忧江宁八旗、苏州八旗被渗透了,会泄密吧?

    ……

    富察氏的两位子弟,都有了新职位。

    一位是福长安,被任命为江宁知府,加镶白旗副都统,兼管一部分旗务。

    还有一位是杭州旗营的富察.叶尔灿,调任苏州副都统。

    随即,浒墅关监督福成,又加了一项差事,升任署理苏州织造。

    这些都是乾隆琢磨之后的人选。

    在他看来,是最忠心最合适的。

    府城的一间茶楼,

    李郁收到邸报的一瞬间,笑容灿烂,随后就凝固了。

    结拜兄弟福成,成了苏州织造,自然是大好事。

    可两位富察氏子弟的安插,说明了一个大问题,乾隆对江南一带产生了极度的怀疑。

    江南本地的官绅,他已经不再信任了。

    秘密调遣八旗的旨意,邸报上自然是不会写的,李郁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只是本能的感觉到了一点危机。

    “起风了!”

    “今日树头都不动,哪儿来的风?”福成挂着灿烂的笑容,推门进来了。

    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气色好的出奇。

    “福兄,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咱们兄弟联手,做一番大事业。”

    李郁不露声色,问道:

    “什么事业?”

    “自然是升官发财,玩女人。”

    “福兄霸气,不过我想问一句,苏州织造主要有哪些进项?”

    “从雍正爷开始,织造就兼管本府的税关。这是最大的一块进项,其次是丝绸行业的干股,再其次是本地官绅的孝敬,怕我告他们黑状。”

    作为曾经的苏州织造之子,福成当然是门清。

    看着他志得意满的样子,李郁没有给他泼冷水。

    而是问了一句:

    “这差事,一般给当几年?”

    “两三年,然后就得换人。内务府的人,都眼巴巴排队等着呢。”

    “如此说来,福兄,你要抓紧(搂银子)了。”

    ……

    福成收敛了笑容,点点头。

    “我知道你手底下有人,借我点。”

    “没问题,连人带兵器借给你。不过作为兄弟,我建议你建立一支武装,这年头,没刀把子说话都不硬气。”

    “会不会犯忌讳?”

    “你可以缉私队的名义,打击不法丝绸商人囤积居奇嘛。人数不必太多,一二百就够了。”

    “好。”

    福成激动的一拍桌子,他觉得这主意很不错。

    有了这支缉私队,对税关的掌握才更严密,税银才收的更多。

    内务府出来的人,有一个特点。

    做任何事的动力都是银子!银子多,动力就足。没银子,就没动力。

    名声、仕途、大清律都不在意。

    这是因为内务府奴才做的不是“官职”,而是“差事”,属于临时的特派员。

    他们的仕途寿命很短,而且没有什么晋升渠道。

    都是皇帝的一句话,说上就上,说下就下。

    所以在任的时候,就得抓紧点,把养老的棺材本挣出来。

    “李兄,我俩有多久没逛窑子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摄政王的小祖宗又美又飒沉陷他从良非正常女天师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谍战:最强特工,开局拜师郑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