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清话事人 > 194 可我大清皇上,不是李唐无知小儿

194 可我大清皇上,不是李唐无知小儿



    整个苏州府,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气氛。

    城西的武装民兵训练,枪声连绵不绝。

    出了西城门,就能隐约听到。

    紧接着,又传来了京口八旗在金山卫全军覆没的消息。

    所有人心里都在想一个问题,但是不敢说出口。

    那就是,李大官人是不是天字第一号反贼?

    然而,各种混乱的消息也是一条接着一条。

    比如自称甘肃刀客的苏十八,正式插旗了,宣布是他率领部众全歼了京口八旗。

    还嚣张的给官府送去了一封信,

    拿1000两银子,可以赎回京口副都统海儿哈的首级。

    可先验货,后交割。

    江苏布政使朱珪找上了苏州知府黄文运,第一句话就是:

    “江南烽火连天,李郁那小兔崽子在城外公然募兵。你黄某人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这苏州还是不是大清的天下?”

    黄文运一头冷汗,随即解释道:

    “朱大人放心,本官也是两榜进士出身,深受皇恩。乱臣贼子的事,本官万万不敢做,想都不敢想。”

    朱珪表情冷峻,盯着他一言不发。

    黄文运又连忙说道:

    “本官可能也看走眼了。”

    “何意?”

    “本官一直看好李郁,会办事有门路,简直比绍兴师爷都灵活。本以为他只是求财,现在看来,他所图甚大。”

    “哼,他想学那拥兵自重的节度使,表面恭顺,实则不臣。可我大清皇上,不是李唐无知小儿。”

    ……

    半个时辰后,朱珪悄然离去。

    竟是去了满城,关键时候,还是国族靠得住。

    一听有人在募兵,这还得了。

    副都统富察.叶尔灿当即下令聚兵,配合地方官府的抓捕行动。

    不过,此前黄文运建议在府城内动手。

    明日,有一场酒宴。

    黄文运40岁生日,请帖半个月前就撒出去了。

    苏州府有头有脸的人,都会参加,李郁自然不会例外。

    朱珪又坐着轿子,去了城守营驻地。

    他的表情有些紧张,担心城守营有变。

    城守营被李郁渗透,是大概率的事。

    只不过,渗透到了哪一步就不为人知了。

    他无比庆幸,提前将原主官胡之晃给升官,扔到了松江府。

    新上任的游击将军王连,忠诚不需怀疑。

    曾是贵州普通绿营兵,在征缅之战中,先登夺城,被乾隆下旨连升7级。

    这属于做梦都不敢想的提拔。

    果然,一声戎装的王连,恭敬的单膝跪地:

    “标下参见藩台。”

    朱珪大量了一下,坚毅、彪悍、无畏,典型的武官。

    “好,好,起来吧。”

    二人在营房巡视了一圈,到了僻静处。

    朱珪陡然问道:

    “城守营,可信否?”

    王连很惊讶,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标下刚刚上任,了解不深。但此营军纪严明,训练勤勉,队列整齐,属于绿营当中的翘楚。”

    朱珪一听,就有些冒汗,站立不稳。

    王连诧异,扶住,问道:“老大人,出了什么事吗?”

    朱珪低声叙述了事情经过,以及他的怀疑。

    王连面色凝重:

    “老大人的怀疑,不无道理。标下当尽力而为。”

    “好,你尽管干。事成之后,本官为你请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老大人放心,王连这条命甘愿为大清而死。”

    ……

    以防流贼进犯的借口,府城所有城门,临时关闭了。

    原来的城门官,也被临时调离。

    换上了满城的旗丁,接管了所有城门。

    考虑到不能打草惊蛇,城墙上不插八旗旗帜,旗丁们亦是穿着普通绿营号服,以掩人耳目。

    士绅、百姓都感觉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

    衙门的官吏,个个行色匆匆,惜字如金。

    绿呢轿子,红缨帽,快马信使来往穿梭。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天可汗回忆录九层仙莲大灶君最牛重生,人生回档在牙牙学语老子是全村的希望他和她们的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