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若是投降,大清皇帝必定震怒,一道诏书,分散居住的部族依旧会被伊犁将军屠个精光。
……
舍楞的手在微微发抖,仿佛又回到了在渥巴锡大汗帐中,决议离开伏尔加河的那一天。
突然,
一名背插红旗的八旗传令兵飞速奔跑而来:
“都统有令,绿营兵砍伐树木制作木筏,土尔扈特全军北移,掩护大军渡河。”
“遵命。”
半个时辰后,满蒙汇合。
歧征一见面就语速急迫:
“舍楞盟长,现在的形势十分危急。我们要精诚合作,才有机会逃出生天。”
舍楞微微弯腰,手按在月匈口:
“土尔扈特永远忠于大清。”
歧征望着他虔诚的模样,低声说道:
“本官已经调走了所有的绿营兵进山。我等骑兵两翼布阵以拒吴军。”
“嗻。”
很快,舍楞就明白了为何如此安排。因为吴军先锋竖起了好几根高高的杆子,杆子挂着的竖幡写着:
只打八旗,不打绿营。
绿营兵投降免死,汉不杀汉。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文盲率很高,吴军先锋还挑了几个大嗓门士兵不断吆喝。
……
歧征已经看出来不少绿营兵心动,尤其是普通士卒明显不怀好意。
于是他紧急下令将数万绿营残兵全部撤下,在相对忠诚的本部将官监督下进山砍伐树木制作渡河木筏。
1个时辰后,
吴军主力赶到,第2军团、第4军团、独立轻骑兵营、第3军团第1混成营,总人数超过2万。
然而,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
李郁骑在马上,拉开千里镜观察战场。
连绵起伏的平缓低地丘陵,中间有那么一块平原。靠河区域有几座连绵小山。
他笑道:
“此乃决战的最佳区域。传我王命,此战务必全歼八旗,尽可能缴获战马,绿营投降免死。”
几名亲卫高举小旗纵马奔跑传令。
所到之处,方阵皆是高呼“万岁。”
吴军之不成文的惯例,战场接令,若王驾在,则高呼“万岁”。王驾不在,则高呼“万胜”。
……
一阵高过一阵的万岁呼声,让己方士气大振,让清军心中畏惧。
士气永远是有效的武器!
一支没有斗志的军队即使拿着最先进的武器也是鱼腩。
而吴军正在上升期,从军团指挥官到士兵都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赏银、军职、宅子在向所有人招手!
“义父,我营可做先锋。”李二狗请战。
“我第2军团亦可做先锋。”苗有林也笑着请战。
第4军团由于没有总指挥,故而无人请战。
李郁望着这些激动的军官,抽出佩剑:
“第2军团以营为方阵,横向标准布阵!”
“第4军团二线布阵,距离第2军团战列线半里。”
“所有人就地坐下,武器不离手,先吃饭后进攻。”
“遵命。”
……
伙夫们拎着大口袋挨个沿着方阵分发便携军粮,有烤饼有炒米有切糕,皆可直接入口。
士兵们将火枪靠在肩膀上,狼吞虎咽,为大战积蓄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