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京师年关难过!旗人难!乾隆更难!
乾隆四十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腊月”。
京城照例是很热闹的,四九城的旗人们筹备过年,这里面的讲究可多了,一般人压根学不来。
距离衙门“封印日”还有几天,
许多人家已经开始筹备年货了。
吃食是大头,瓜果酒肉,荤素点心,羊头猪头,讲究繁多,一样都不能少!
一身崭新衣裳也是必须的,不然走出去被街坊四邻耻笑穷困潦倒,整个一破衣烂衫!
亲戚朋友上司伍的,也要走动一二!
这些开支加起来是个庞大的数字。实际上有一半的京旗人家囊中羞涩,打肿脸冲充胖子,借钱过年!
……
理藩院衙门当差的正红旗旗人,那三爷,这几天心神不宁。
端茶送水的大伙计心中一跳。
宽进严出,这就是晋商的智慧!
……
“明日起,你就算学徒出师了。”
那三爷将2个瓷瓶放在柜台上,解开蓝绸布。退后3步,坐下喝茶。
然而他们终究还是低估了朝堂倾轧的残酷。
……
“请。”
“嗯?”乾隆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带歪了。
“奴才还看过抚远大将军呈送兵部的军报,其中谈到了伪吴王之精锐多来自皖北。”
他有些不解师傅的用意,只能待客人走了再仔细询问这里头的学问。
一番讨论,
朝堂达成了共识,扩建安徽绿营。
大伙计没有继续追问。
……
一拱手:
一路上,
虽然他有些不理解,可师傅说的话一定是正确的,照办就是!
“东西搁在您这省心。家里头地方紧,磕碎了好几个,管家见了觉得心疼,三番五次的跟我唠叨。我说得,存当铺吧。又安全又省心。”
头戴一顶镶玉瓜皮帽,5年前的款式。
虽是同根同源,可在京旗眼里,吉林那帮旗人都是土老帽。
出师后就能拿每月2两的工钱了,而且以后还会涨,一旦做到掌柜二掌柜,还能获得身股拿分红,一直拿到咽气。
见多识广的朝奉是瞒不住的。
那三爷矜持的点点头,依旧目不斜视,眼神从不在这俩打手脸上停留半分。
“可有此事?”
……
“再会!”
总管太监秦驷不带感情的朗读着折子,确保声音足够所有重臣听得见,却又不至于刺耳。语调略带悲愤,却又正气凛然,暗藏信心。
乾隆点头,对这个老家伙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一层。
家里老爷们负责银子,否则她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三爷则是矜持的笑道:
四九城的气氛显的很诡异!
而四九城的核心,紫禁城的气氛就更诡异了。
进入腊月,京城物价飞涨,涨的太猛,一斤米都到30文了。而大米是民生基础,一涨百涨。
那三爷闭着眼睛,正襟危坐,心中默念:
“哦哦,乡下来了几个穷亲戚,我这不是去馆子订上两桌,不能丢了咱京旗的礼数。”
“今日为师就教伱,典当一行的最深学问——看人!”朝奉擦拭着瓷瓶,“活当,就是客人给自己留下一丝希望,将来或许还可以赎回。他压根不会再来了,可为了那股傲气,倒驴也不倒架,宁愿选择活当,也不要被咱们看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