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清话事人 > 308 大吴当立,一日三喜

308 大吴当立,一日三喜



    八旗兵立马抽出佩刀,

    咔嚓,一颗血淋淋的脑袋滚出去2尺。

    师爷没打算寻找那封信件,他百分百确定找不着了。要么在有心人手里捏着,要么在撤出九江时和其他文书一起烧掉了。

    ……

    师爷背着手,在行辕的这些人脸上来回逡巡了几圈,扬长而去。

    杀鸡儆猴?

    这只是第一层用意,深层用意是做给朝廷看的。

    行辕内,

    一定有其他重臣的眼线,甚至是皇上的眼线!

    所以今天发生的一切,自己所说的每一個字都会原封不动的传到乾隆耳中。

    师爷人老成精,他个人倾向于是某位军机处重臣的眼线。但是,也不能排除还藏着皇城安插的眼线。

    朝廷素来忌惮手掌重兵的前方统帅,要说老皇帝没点安排,自己都不信。

    再信任阿桂,该安插的眼线也是要安插的。

    这是咱大清的规矩!

    师爷的下一步,就是派出人手寻找那个叫王三松的士绅。

    “找到他,带到行辕来,明白了吗?”

    “嗻。”

    亡羊补牢,看似没用。

    战场的窟窿是补不上了,晚了。但是皇上心里的窟窿,还是可以补的。

    看似毫无意义,实际意义重大。

    ……

    安排完了这一切,师爷向阿桂复命。

    同时低声问了一句:

    “东翁,咱们让城别走的事传到朝廷,只怕皇上~”

    “本官知道。但这是目前最优解,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子。”

    师爷叹了一口气。

    如履薄冰,如履薄冰啊。

    实际上早些年阿桂就提出给他安排个知县做做,被他婉拒了。

    因为他早看透了,做官不做官又有何差别?大清朝的地方官就那么好当吗?

    倒不如就做阿桂的首席幕僚,走出去谁敢怠慢自己?甭说知县了,就是一般的知府见了自己,也要执下官礼。

    都说宰相门房7品官,宰相的师爷起码4品吧。

    自己这辈子反正就这样了,但多方运作,倒是给俩儿子都安排了品级不高,事情不多,但油水丰厚的实缺。

    望着两鬓斑白的阿桂,他心里陡然产生了一种荒唐的念头。

    这超品公爵、首席军机大臣,还不如自己活的舒坦。看似位高权重,实际是个巨大的挡雨棚子。

    ……

    “你觉得本官撤退时未下令焚烧九江全城,是对是错?”

    “东翁是对的。焚城,短期有利,长期有害。”

    阿桂欣慰的叹了一口气,总算有人懂自己。

    倘或烧了九江,朝廷这会或许会表彰自己剿贼狠辣、雷厉风行。

    可未来天下太平了呢,那帮吃人饭不说人话的御史们就会拿这件事做文章攻击自己。久而久之,这件事就成了自己洗不掉的污点。

    更不必提百年之后,史书上会如何评价了。到了自己这个地步就要重视身后名了,史书的笔,千年不朽。

    宁可再被皇帝迁怒责罚。

    也不要做出那种被千夫所指的事情!

    朝廷衮衮诸公哪一个不是心黑手狠之辈。他们攻击人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爱朝着最阴私的地方下刀子。

    “东翁,接下来的行军路线还请明示?”

    “先向南去南昌府,和吴抚台汇合。之后向西进湖南。”

    “嗻。”

    师爷心里有数了,就去安排底下人早做准备。

    ……

    长江江面,颇为冷清。

    往日那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运输繁荣场景一去不复返。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