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他很清楚,围观的这些士兵至少有5成活不完这个月。就让他们快活一阵吧。
……
大战将近。
十几万清军集结扬州府仪征县,新至骑兵扎营在西水道的西侧,步兵主力则是在东侧。
河道之上的1座3丈宽的石桥就成了重中之重。
对于十几万大军而言,太不够了。
所以,
海兰察令人临时搭建了3处浮桥供军队来往。
以淮安、扬州为后勤转运节点,粮食火药被源源不断的送至大营。
而江北大营的旁边又多了一个淮西新军大营。
和吴军的西营遥遥相望。
林淮生令人设下2座大营,分别叫做东营、西营。辎重物资多存放在东营,防御工事也更为严密的。
……
自从上一次万人规模的厮杀后,
吴、清两军就仿佛心有灵犀,再也没有摩擦过。
事到如今,
所有人都意识到两军主帅的想法撞车了。
双方都想一口气吃掉对方的主力精锐,毕其功于一役。
为达目标,双方都在不停的增兵、囤积军辎。
清晨,
林淮生在帐内,
突然看到中军大帐被大风吹动剧烈摇晃。
外面有士兵呼喊:
“起大风了,加固营寨。”
他走出大帐,顿感风力明显增大,帐篷被风撕扯着发出砰砰的声音。
……
“总指挥,八成是台风。”
一名参谋急匆匆赶来,他是浙江人,对于台风的威力太熟悉了。
“台风一定会伴随大雨吗”
“暂时未必!”
林淮生抬头望天,天空湛蓝,万里无云,都被风吹跑了。
他只在一瞬间,
就下定了决心:
“回营,擂鼓,升帐。”
2刻钟后,
所有营级以上军官齐聚中军大帐。
帐内站不下,许多人只能站在帐外。
见此状,
林淮生干脆走出大帐,临时站在大纛车上:
“天赐良机,天佑吴军,这是老天爷在帮我们。”
底下的一群军官眼神兴奋。
望着主帅从卫兵手里接过一杆燧发枪,高高举起,指着药池,大声说道:
“我军的燧发枪不惧大风,药池里的引火药不会被风吹跑。清军多是火绳枪,药池没盖子,引火药会被大风吹跑,他们的枪打不响。”
“本帅决定,即刻发起对清军的总攻。”
“1个时辰后全军集结,进攻!进攻!进攻!”
……
各部军官立即或打马或飞跑回营。
抓紧时间,下令士兵吃饭。
“快,多去一些人帮厨。”
伙夫显然不够用,士兵们纷纷加入帮着生火做饭。
军官们大声呼喊:
“抢时间,快点做,快点吃。林总指挥有令,上午发起总攻,击溃所有清军。吴军万胜!”
“多吃点,吃饱了。”
“每人还需随身携带一顿干粮。”
所有的大锅全部用上,场面壮观。
士兵们把一袋袋大米倒入翻滚的沸水中,拿大勺子搅动。
那些成本不菲的便携军粮再次体现出了他们的价值。
省时间!
下锅煮熟了捞出来就能吃。
数万吴军忙的脚不着地,脚忙,嘴也忙。
打仗极度消耗脂肪。所以人一定要吃饱,而且要吃肉,肉食耐消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