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清话事人 > 484 朕不装了,朕扒了龙袍和你李郁比下三滥~

484 朕不装了,朕扒了龙袍和你李郁比下三滥~


    他能不多虑吗

    正如阿桂自己所说:

    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宁可让八旗亲贵阿桂割据云贵,尾大不掉,也比江南汉人崛起要好100倍。

    至少,肉是烂在锅里。

    退一万步说,

    即使某一天阿桂变心,想当皇帝,八旗首先就不服。

    ……

    阿桂回程时,选择绕道西线走四川。

    乾隆下旨拨100万两白银,但户部只给了70万两,其余30万两照例漂没。

    封了郡王怎么了

    身为郡王,更加要维护现行秩序。

    为了路上携行方便,

    阿桂又提出将白银换成金子减少体积,这么一兑,又损耗了7万两手续费。

    最终,

    轻装上阵,带着车队翻山越岭去了。

    100万两变成63万两

    这让阿桂的信心下降了5个百分点。

    如果,

    按照15两一杆燧发枪、500两一名雇佣教官年薪计算,

    1万名西式军队,蒸发了。

    哎,大清!

    ……

    送走了这位当前唯一可以倚重的军事主帅,乾隆又翻出了王杰的折子,或者叫遗书更妥当。

    斯人已逝,而且是被吴军当场枭首。

    王杰,大忠臣。

    乾隆琢磨再三,

    决定追封王杰“太子太保”,谥号“文正”,拨下内帑治丧银,同时在其家乡陕西韩城立祠。

    可谓极尽身后哀荣,

    同时也是激励活人。

    至于王杰的那些泣血劝谏轻徭薄赋、涤荡吏治、不兴文狱、满汉平等等等一系列建议,都是书生之见。

    乾隆冷笑,毫无采纳之意。

    王杰写了:如果再不厉行革新,大清可能

    乾隆心想,

    如果朕听了你的话搞政改,大清才是真的要完,怕是崩的连狗都不敢认

    相比而言,

    还是阿桂的军改更靠谱、老辣!

    ……

    不过,

    乾隆还是从其折子中采纳了2条建议。

    一,授予湖南书生赵庄文国子监出身,封湖南团练帮办,正5品。

    二,解禁火器限制,不再搞火器分级配备制度。

    这两条是顺手推舟。

    朝廷都要捏着鼻子学西式军队了,将以冲天炮为首的各类火器解禁也不是什么艰难决定。

    提拔无名书生赵庄文,属于满足一下王文正公在地下的遗愿

    至于说有会什么作用

    乾隆一点都不指望,他打心眼里就瞧不上汉臣酸儒。

    ……

    临时军机处,

    1名汉章京正在低头伏案奋笔疾书。

    秉承皇帝意志,优待团练军功。

    不管是剿匪还是平乱,只要是地方报上军功,一概认。

    其中就包括广西梧州府岑溪县团练,团总陆廷武、哨官白健仁,分别授予记名武职5品、7品。

    就一张委任状,其他什么都没有。

    俸禄自筹、官袍自购、兵丁自募

    不过,

    光一个“当官”的名头,足够许多人抢着卖命了。

    汉章京一口气批发了40余顶帽子,这才搁下毛笔,

    揉揉发酸的腕子,

    笑道:

    “虽增千万官,不费一分银。”

    同僚立马警惕说道:

    “嘘,管好你那张嘴。”

    ……

    南方各省团练在上一轮就彻底放开了。

    各县均可视情况,自办团练

    可在境内自设厘关,解决团练军饷问题。

    乾隆已经看出来了,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