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1775到1780,
得益于大型高炉、焦炭冶炼、冶金工艺改良、机械轧制、蒸汽机应用等等因素,吴国的钢铁年产量已达100万吨。
其中7成来自三大重工,3成来自民间铁厂。
市场钢铁价格,已跌至1775年的4成。
……
100万吨,吴廷内部对于这个数字皆感自豪,唯独陛下无太大喜悦~陆军部欣喜若狂。钢铁,就是国力,就是军力。
未来,
帝国陆军完全可以用钢铁产量优势打爆一切对手。
18世纪只要有足够的钢铁和白银,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下线轻步兵。
50万?100万?只是个数字罢了。
帝国拥有3亿人口,战争潜力无穷无尽。
在上司的授意下,陆军部的参谋们天天琢磨着百万陆军计划,以此暗戳戳的压制海军。
他们有意无意的宣传:欧亚大陆相连,陆军完全可以步行走到巴黎城下。
所以说,海军没有那么重要的啦~……
北伐发了一笔天量横财。帝国的商人们又联手借给朝廷第二批款子,合计2500万两。
所以,李郁最近花钱很痛快,山呼海啸一般。
皇宫扩建?给!
陆军部申请经费?给!海军部申请购买战舰?给!皇家科学院和工业部联手研究多个科目?给!移民,赈灾?给!统统都给。
在金钱这个小魅魔的加持下,帝国内部海晏河清,人人充满希望、充满干劲。
每天~御前都能收到来自各地、来自军政学民各界的公开颂扬陛下的信件。
……
河南、山东、安徽、直隶都送来了万民伞。
声势浩大。
据说见者落泪,万民伞启程时是无字的,一路上不断有人按手印,签字,最终密密麻麻,无一处再可下笔。
北方分田计划,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苏、鲁、豫、皖、直隶地区,9成的家庭已拥有不低于30亩田。
拥有50亩地的家庭接近4成。
想来很合理。
一方面,凭空释放了接近2000万亩(皇、旗、绅)土地。另一方面,战争和移民让这片土地消失了3000万人。
此消彼长,
每家30亩地没有压力。
在缺油水的情况下,人均正常粮食消耗量是750斤。按照一户五口人计算,4000斤可以满足需求。
正常情况下,这5省30亩地的年收成在15000斤到20000斤之间。
刨去田税,还能支配一半的收成,可以卖掉多余粮食换油盐酱醋、棉布铁器。
……
自古以来,入川道路难行。
川蜀虽无争霸之力,却有割据之险。
和珅的亲弟弟和琳与成都驻防将军联手,突然发兵诛杀了顽固的大清忠臣、四川巡抚孙士毅,并斩杀其心腹300余人。
之后发兵控制四川各要道,遣使向西安和武汉送来了降表。
驻扎在西安的吴军第1军团抽调5个步兵营2个野炮营,在投诚清军的配合下,夹击汉中府,打通了入川路线。
之后,
第1军团驱使降兵为前锋。
一路所至,城池纷纷开门,鲜有抵抗。
短短一月,除川西高原山区之外,川东平原丘陵皆为吴土。
降兵们巴不得遇上某地抵抗,屠上一两个城池,在现主子面前展现一下忠诚。
可惜,没机会。
信心崩塌,就如这般。
吴军走到哪儿,旗帜就插到哪儿。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