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铁血残明 > 第五百二十八章 功绩

第五百二十八章 功绩

    “我马上就走了,回南直隶去。”

    青山口关城外,庞雨举着一支远镜,观察关城上的清军,城墙附近到处是丢弃的破烂车架和其他物件,几乎把道路完全堵塞。

    城外一声炮响,一枚铁弹砸在城墙上,一块城砖飞溅出几块碎屑,墙头的清军甚至都没探头看一眼。

    庞雨放下远镜,城外的明军分散在道路周围,没人在准备进攻,就只有几门火炮在断断续续射击,其中就有安庆炮兵,这可能是他们勤王以来最轻松的一次作战,庞雨给他们的命令,就是不定时朝着关城来一炮,不要让勤王的最后一战太过沉闷。

    青山口的关城颇为坚固,这里的地形并非险要的陡峭崖壁,但卡住了长河河道岸边的道路。在青山口的西北和东北方向,分别是喜峰口和青山关,是长城的重要关隘。

    清军左翼是从青山关出边,右翼则是从青山口,两地相距不远,由于左翼先行,此时早已尽数出边,他们还派出一支骑兵赶到青山口附近,帮助右翼牵制明军。

    明军调集了大量军镇营头,整个北方的机动兵力大多集中在这里,但双方没有爆发大战,因为明军并未堵截退路。

    双方再次形成了默契,明军放着太平寨前入山的山口不去截断,只追着清军后面分散的营盘袭扰。

    两军再次回到骑兵游斗的状态,清军需要防守的范围太大,要杜绝明军的袭扰对此时疲惫的清军也不容易,明军的各营都取得一些战绩,主要是抢回百姓和钱粮,斩首功则很少。

    这与皇帝要求的大杀几阵、再斩三五千的要求相去甚远,孙传庭只能用春秋笔法掩饰,一会说清军要从青山口出边,一会又说清军从建昌营走冷口,表示自己带着勤王军堵截住了建昌营方向,结果清军又改走了青山口。

    但沈迅就在三屯营,他认定清军的体量并不具有灵活性,不可能忽东忽西,如果孙传庭连这么大股军队的方向都探不明白,那也是孙传庭的能力问题。这一点孙传庭无法辩驳,文书再怎么写也不能掩饰窘迫。

    杨嗣昌认定孙传庭消极避战,孙传庭恼怒之下与杨嗣昌整天争吵,要求兵部调整目标,但再怎么降低预期,打成这样也交代不过去。

    等到清军队尾过了山口之后,明军终于汇集起来,在孙传庭逼迫下展开小规模会战,在太平寨与押后的清军大战。

    这种尾随的战斗虽然激烈,却不会造成双方死斗,因为大家都有退路。这几天的大战主要围绕太平寨周围的两个山头进行,明军希望击溃清军队尾,获得一定的斩首功,并驱赶溃兵冲垮道路上的行军队列,这样能抢回更多百姓和物资。

    这次进攻主力是曹变蛟和周遇吉,庞雨也参加了攻坚,第二天的时候辽镇也派来一些骑兵参与,但这个地形对明军不利,重甲兵披甲之后仰攻非常艰难,他并不愿意再将所余不多的重甲兵投入这种没有意义的战斗,只派出炮兵在山下助威。

    清军押后的人马战力很高,明军激战三天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各营的将官逐渐偃旗息鼓,清军也不是真的野猪皮,精疲力尽的两军都没有意愿再继续交战。

    这样一路打打停停,清军队尾到了青山口,按照双方的惯例,边口就是交战的最后一个地方,清军离开之后,这次入边作战就算结束了,大家都过上一段消停日子再说。

    最后一支清军甲兵据守关口,等待队列远离,双方都能把差事交卸了。

    城下没有明军攻打,关城上的清军逐渐减少,庞雨知道他们马上就要撤退,之后明军收复空城,这次清军入边就正式结束了。

    “少爷,李重镇又派人来了,还是问我们手上有没有多余首级,他说明白是帮辽镇买的。”

    “帮祖宽?”

    庞雨>>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京港缠欢邪巫BOSS只想低调发育重生魔王少女不会邂逅大叔勇者仙子都只想和我修行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深空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