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多几个。比如有三十门这样。一次齐射,就能覆盖日寇一个大队的阵地。
想想都觉得刺激。也充满了期待。
既然有了三门,以后肯定会更多。
专员大人一定会想办法继续搞来的。以后,这些二踢脚,可能就是67军的大杀器了。
日寇步兵如果发起猪突冲锋,一个齐射,全部覆盖……
估计日寇指挥官会当场吐血。
100军的山炮营算什么啊?二踢脚才是真正的低调杀手……
“测距……”
“朝向……”
张庸给炮兵详细讲述关键技术细节。
其实,107火箭炮是比较“糙”的武器。否则,也不会被称为游击战三大神器之一。
所以,你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它的精准度什么的。这玩意儿的误差,是很难控制的。
但是没关系。不用担心误差。
只要火箭弹的数量足够,误差就不再是误差。
直接将目标区域全部覆盖。
还有什么误差?所以,使用这种二踢脚,最关键的就是炮弹充足。能持续不断地啾啾啾。
一次齐射就是36发。
十次齐射就是360发。
一百次……
一千次……
逐渐靠近芜湖。
空指部地图将日寇的重武器阵地显示得很清楚。
张庸重点关注的,是日寇的105毫米炮兵阵地。
正好,完全在火箭弹射程范围内。
日寇的105毫米炮兵阵地,距离岸边只有五公里。
也就是说,从江面上发射火箭弹,完全可以打得到。可惜,只能想想。做不到。
为什么?因为日寇有警戒哨。
江面上,也有日寇的巡逻艇。会被发现的。
一旦被发现,就是日寇的105毫米重炮率先覆盖射击。会将江面都打沸腾的。
单纯轮射程,107火箭炮差日寇105毫米重加农炮太多。两者不是一个级别。
怎么办?当然是上岸了。
上岸以后,就机动灵活多了。
即使没有分解,几个人就能拖着走。因为它是有炮轮子的。
一门炮的重量才几百斤。算是相当轻的。
正好,带来的一个步兵营,也可以上岸。
然后诱使日寇出来追击。
然后埋伏。
是用107火箭炮埋伏。
少量日寇出来,步兵营伺候。
大量日寇出来,火箭炮覆盖。
“靠岸。”
“停船。”
日寇距离岸边很近。但是,向西兵力却延伸出很远。
最远的据点,距离芜湖,足足有三十公里。想要安全的上岸,就必须在日寇的据点之外。
然后,再从西,一点一点的向东进攻,蚕食日寇的据点。
正好,这边有个野生码头。
货轮靠岸。
先用厚厚的木板搭建上岸通道。
步兵首先上岸。建立警戒线。然后火箭炮被推着从木板上下来。
还好。六百多斤的重量,厚厚的木板还能承受得起。虽然有点弯曲。最后都顺利的推到了岸上。
最麻烦的其实是火箭弹。需要全部转移到岸上。速度比较慢。
这件事,张庸就不用管了。
卸货由徐康负责。张庸负责打仗。黑暗永远是他的主场。
“卸完货,你们就回去安庆码头。”
“好。”
“需要的时候,我会用电报联系你们的。”
“好。”
徐康答应着。
张庸于是带着步兵营继续前进。
靠近第一个日寇据点。
雷达地图显示,大约有两百名日寇。
重武器有两门九二步兵炮,还有四门90毫米山炮。
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
很好。
火箭炮正好覆盖。
距离只有2400米左右。射程很近了。
准备。
瞄准。
“放!”
“啾啾啾……”
一道道的烈焰划破夜空。发出刺耳的声音。
相对于普通的炮弹,火箭弹的最大特点,就是尾部的烈焰非常明显。
因为它在飞行的过程中,完全是依靠尾巴喷射火焰作为动力的。所以,只要推进剂没有耗尽,都有火焰冒出。只要不是瞎子,都可以清楚的辨认。哪怕是在白天。
在晚上,哪怕是有月光,火箭弹的轨迹也是清晰可见。举着望远镜,基本上就能判断火箭弹是落在哪里。随着火箭弹落下,爆炸,大团大团的火光爆炸,照亮夜空。
“轰隆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