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马介甫接来杨老汉同吃同住。杨万钟的儿子喜儿自小与爷爷为伴,也一并搬来了。尹氏不爽,大骂马介甫多管闲事。杨氏兄弟不敢上前相劝,马介甫却不在意。
杨万石四十岁,尹氏还没有生儿子,照当时的惯例,杨万石纳一妾王氏,但他早晚都不敢和小妾说话。王氏怀孕五个月,被尹氏发现了。尹氏剥去王氏的衣服,重重打她,王氏最后被打流产了。
杨父受不了尹氏的虐待,逃到河南一带做了道士,杨万石也不敢寻找。
一年后,马介甫来了,得知事情经过,斥责了杨万石一番,带走了喜儿。学使驾临考核生员时,认为杨万石品行恶劣,革去了他的生员资格。又过了四五年,杨家遭受火灾,家产全部烧尽,还欠下了不少外债。杨氏夫妇名声太臭,亲戚乡人都不愿意接济他们。杨万石把小妾卖了,换了一点盘缠,带着尹氏南下。
到了河南界,路费花完了,尹氏不愿意再跟着杨万石,一路嚷着要改嫁。正好有个屠夫死了老婆,便花三百吊钱把尹氏买走了。只剩杨万石一人,在附近的城市乡村中讨饭度日。
马介甫带走喜儿,接来杨老汉,让喜儿读书,喜儿中了举人,又给喜儿娶了妻子,这才放心离开。一天,喜儿认出前来讨饭的乞丐正是自己的伯父杨万石,连忙迎进府来,之后又接来和自己一样受虐待的庶伯母王氏,一家人过上了安静幸福的日子。一年后,王氏生了儿子,杨万石便将她扶为正妻。
这一日,喜儿的妻子与伯母王氏一起去普陀寺烧香,竟然遇到了潦倒瘦弱的尹氏。原来尹氏嫁给屠夫后,还像以前那样说一不二。不料这屠夫可不是杨万石,他比尹氏更加暴躁凶狠。一次,屠户大怒之下,在她的大腿上穿了个洞,用根猪毛绳穿过去,把她吊在了房梁上,自己卖肉去了。尹氏叫得声嘶力竭,邻居才知道,把她放下来,从伤口里抽出绳子。后来,她大腿上的伤虽然好了,但毛绳上的断毛留在肉里,走起路来落下了跛腿的毛病。从此,尹氏见了屠户就毛骨悚然。但还得昼夜服侍屠户,不敢稍有松懈。屠户每次喝醉酒回来,就毒打尹氏一顿,毫不留情。这时尹氏才明白,过去怎么对别人,自己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由此看得出,无论是不可云,不可云的佛法,还是道可道,非常道的道法,都是在告诉人们一个字,“因果”。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不管为善还是行恶,到最后,一切都是公平的。>> --